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小班教案【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阅读了解两只小熊比赛的经历,知道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2、愿意学着一页一页翻看小图书,并愿意说说画面的内容。活动准备:ppt、小图书、背景图、小熊一家插入图片等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房子,观察并猜测是谁的家。--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标记、敲门、打招呼)介绍小熊一家,观察比较两只熊的不同。--熊大大和熊小小是双胞胎,可是他们长的有什么不一样?--你们猜猜为什么这对双胞胎会一个大一个小呢?:熊大大样样都爱吃,所以长的又高又壮,力气也大。熊小小样样都不吃,所以长的.又矮又瘦,一点力气也没有。2、想办法,引出小图书。--熊爸爸真着急啊,怎么才能让熊小小样样都爱吃呢?小朋友,你有办法吗?:熊爸爸听了小朋友的话,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让熊大大和熊小小比赛。比什么呢?就藏在这本书宝宝里面。二、阅读了解1、介绍封面和翻书的办法(和书宝宝问声好、看看封面上有什么?原来封面就可以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讲什么的,握住书宝宝的手问声好,握住书宝宝的手轻轻地翻书。)2、听着提示,自主翻看小图书(抱抱书宝宝,摸摸书宝宝的小手说:我会喜欢你的。跟着老师一起看图书吧。)--他们都比了什么?--找找哪一幅讲了第一场比赛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书页的标记,红色的小手)--为什么熊大大能摘到果子,小小却摘不到呢?--接着还比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举杠铃,哪一页)--你看看比赛后,两只熊的表情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安慰小小吧(学说: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3、听听录音,知道熊爸爸对小小说的话。--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那小朋友,你们告诉小小,什么东西要多吃点啊。:小小明白了,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变的强壮。从那天起,小小变了个样,只要是有营养的食物,小小都愿意尝一尝,因为他想和大大一样,长的又高又壮。三、迁移经验1、看看熊爸爸给小小准备的午餐,帮助孩子了解今天午餐的食物。--你看到有什么好吃的?--你喜欢吃这些吗?有没有不爱吃的?2、和小小比赛,看看谁样样都爱吃,延伸至午餐活动。幼儿园小班教案篇2活动设计背景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发现孩子对于2个物体之间的长短区分很好,但是对于多个物体时,不能很好的区分长短,所以设计了本节课。活动目标1、能辨别5个以内物体的长短。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短排序。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关系;难点:能辨别5以内物体的长短。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5支不同长短的笔;2、学具准备:长棒;5根不同长短的绳子;5支不同长短的笔;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好走线,线上游戏:师幼边走边念儿歌,可是教师说,也可是师幼同说;2、集体活动:1)师幼共同探索按长短排序创设情境: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群好朋友,他们是小朋友学习的好帮手。我们先给他们排排队吧。教师拿出5支不同长短的笔,师范将5支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引导幼儿从上至下观察,体验笔一支比一支短;在从下至上看,体验笔一支比一支长;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长棒宝宝也想请小朋友给他们排排队。”幼儿拿出长棒,将长棒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提样长短的顺序关系。3、分组活动,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操作完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给物品排序的。第一组:操作长棒,从长到短排序或从短到长排序,方向不限;第二组:按长短顺序给绳子排队,方向不限;第三组:操作笔,按长短排序,体验长短的顺序关系。4、游戏活动:游戏“说相反”,教师说“××物品长”,幼儿接说“××物品短”,要求接说的速度越快越好。如火车长——汽车短……。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按要求收拾好。活动延伸:1、完成操作册第13——14页的活动;2、玩“吃小棒”游戏,幼儿3人一组,手上各有3根长短不同的长棒,3个幼儿一同说:“一、二、三、出”,幼儿分别拿出一根长棒,比较长短,长的吃短的,最短的'能吃最长的。最后比一比谁手里剩下的小棒数量多。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对教材的把握上设计较好。环节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时,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兴趣很高。数学就是服务生活的,孩子在操作和游戏中掌握了区分长短的方法,理解了长短顺序的关系。在幼儿分组操作时,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对于接受慢的幼儿没有及时给与支持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并实施重点关注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