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森林****来了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历史一、选择题1.据史载,夏人经常频繁换土易地,曾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迁徙;《世本·居篇》中也说夏朝的都邑地望不一、“夏禹都阳城,……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疆域空前广大B.经济不够发达C.方国势力扩张D.民族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经济不发达,农具简陋,生产技术落后,对土地的损伤较大,夏人不得不频繁地换土易居,曾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反复迁徙,生活并未走向定居,B项正确;疆域空前广大、方国势力扩张和民族矛盾尖锐都并非夏朝频繁迁徙的主要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2.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出现的灾异和祥瑞预示着天对人(君主)的谴责和嘉奖。他希望通过上述思想的践行,最终达到“屈君以伸天”的结果。董仲舒上述言论()A.重建儒家道德秩序B.强化“君权神授”思想C.制约君主专制权力D.宣扬“三纲五常”理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出现的灾异和祥瑞预示着天对人(君主)的谴责和嘉奖。”,可以看出是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制约君主专制权力,C项正确;材料无关重建儒家道德秩序,排除A项;“君权神授”思想是为了突出皇帝的正统地位而提出的,与“屈君以伸天”无关,排除B项;“三纲五常”理论是董仲舒维护封建的伦理提出的,三纲是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五常为仁,义,礼,智,信,排除D项。故选C项。3.如表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表,通过此表所示内容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项目收入总额支出总额中央提成额地方留成额钱税3139.8万贯1089.8万贯2050万贯粮税1615.7万石2157万石1400万石合计4755.5万贯石1305.5万贯石3450万贯石A.税法改革成效巨大B.唐朝政府名存实亡C.地方财权显著增强D.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唐朝中叶后,国家财政收入比重中,地方留成较大,说明这一时期地方财权显著增强,地方势力一定程度上危机中央政府,C项正确;材料所述与税法改革无关,排除A项;唐朝政府此时并未名存实亡,安史之乱后其统治又延续了一百多年,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地方藩镇势力增强,并非社会经济迅速恢复,排除D项。故选C项。4.宋真宗时期,朝廷在门下省基础之上改设谏院,规定台谏官员由皇帝任命,不由中书,这使台谏势力猛增。苏轼曾在奏章中评论说:“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宰相但奉行台谏风旨而已”。由此可知,台谏制度()A.降低宰执的行政能力B.造成枝弱干强的局面C.出现冗官冗员的弊病D.加剧积贫积弱的状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真宗时期,朝廷在门下省基础之上改设谏院,规定台谏官员由皇帝任命,不由中书,这使台谏势力猛增。”“宰相但奉行台谏风旨而已”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央的御史台和谏院主要对宰执大臣进行监督,皇帝有意识地扶持台谏势力,用以监察宰辅议政、施政、决策过程中的缺失,因台谏监察、中书不得随意行事的事例增多,故台谏制度降低了宰执的行政能力,A项正确;材料所述是中央机构的调整,未体现地方,无法得出造成枝弱干强的局面,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现大量的台谏官员,无法得出冗官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财政入不敷出和军事战斗力低下的内容,无法得出台谏制度加剧积贫积弱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5.王夫之谈及史学功能时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师者也”;顾炎武也谈到史学研究应“考百王之典”“综当代之务”,是“修己治人之实学”;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知古必先通今”的观点。三位思想家的言论()A.以民为本B.史论结合C.重视考据D.经世致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材料“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师者也”的大致意思为,对于历史来说,最有价值的是记述过去的事,来作为人们将来效法的准则;“考百王之典”“综当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