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十)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安双****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十)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十)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秘密★启用前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大禹籍贯及治水地点提出了不同说法,有的说大禹是山东人,治水在今齐鲁一带;有的说大禹是山西人,治水始于汾河;有的说大禹是安徽人,治水在今淮河一带;有的说大禹是越族人,治水在今江浙一带。这些说法()A.体现了同源共祖的思想B.导致了宗法分封制崩溃C.反映了农耕文明的扩展D.促成了统一观念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大禹的籍贯和足迹遍及南北,涉及中原地区和江浙一带,涉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这些都体现了远古时期先民对农耕定居生产生活及安定秩序的追求,结合该时期农业发展史实可知,这些说法是建立在生产力的进步,农耕文明不断拓展的基础上的,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同源共祖讲究的是具有一脉血缘,具有共同的祖先,材料中并未说明不同地区的人认同大禹是共同祖先,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井田制的瓦解导致了宗法分封制崩溃,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证明“统一观念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2.根据两汉魏晋时期人口统计表,对东汉初年、西晋初年在册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两汉魏晋时期的人口统计年度公元(年)户籍(户)口数(口)前汉平帝元始二年212,233,06269,594,978后汉光武帝中元二年574,279,63421,007,820后汉桓帝永寿三年15710,677,96056,486,856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2,459,84016,163,863——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5页①连续的战乱使大量人口脱离了国家的户籍②人口迁移和经济重心南移使得统计数据不准确③豪门、寺院等隐匿人口,国家控制的户籍人口大量减少④国家治理能力不断被削弱,控制人口的能力降低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两汉魏晋时期(中国古代)。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知道对东汉初年、西晋初年在册户籍与人口数量相较于其他时期大量减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两个时期都处在王朝的更迭时期,连续的战争使中央集权被削弱,国家治理能力削弱,控制人口的能力降低,大量人口脱离国家的户籍。此时庄园经济和佛教盛行,大量的人口为了逃避赋役和兵役,寻求庇护,所以豪门和寺院也隐匿了大量人口,①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不是发生在东汉初年,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经济重心南移发生于唐朝中后期,完成南移发生在两宋之际,②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3.牙人是中国古代经济活动中介人员。宋代牙人有庄宅牙人、牛马牙人、茶牙人、牙嫂、牙婆、米牙、贩香牙人等,牙人不仅居中说合交易,还要评定价格、押契,甚至担保。这反映出宋代()A.长途贩运逐渐发达B.市镇经济趋向繁荣C.女性参与市场管理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得出结论:宋代牙人类型多,广泛参与各类商品交易,这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比较活跃,D项正确;长途贩运发达和市镇经济繁荣,是明清商业发展的表现,排除AB两项;牙人属于民间商品交易活动的产物,而非市场管理行为,排除C项。故选D项。4.元代科举取士强调明经,四书五经以朱熹的注释为准,取消汉唐以来辞赋取士之法,于是官方钦定的朱学风行海内,从太学到乡学,多以诵讲朱学为主。这反映出当时()A.进士科不再是主要考试科目B.程朱理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C.儒生的社会地位逐渐在提高D.理学的社会影响力迅速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元代科举考试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学校多以诵讲朱学为主,表明理学的社会影响力迅速增强,D项正确;进士科从唐代开始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只是考试内容有变化,排除A项;程朱理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是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