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讲求方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生管理讲求方法.doc

学生管理讲求方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生管理讲求方法、重在细节稻地中学王靖坤我是第二年当班主任了,经过一年经验的积累,我认为班级管理重在纪律,纪律好了才能搞好学习。在学生管理方面,尤其是对后进生、特困生和学困生的管理,要有方法,注重细节。下面我就此谈一下我的一点体会和感悟:1、摸清后进生和特困生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新学期开始后,都是生面孔,我为了尽早掌握学生情况,就先向教过这届学生的教室去了解情况,并积极用课余时间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细心观察,明察暗访,终于在一周内基本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2、对于后进生,我倾入更多的情感。为了了解后进生,让他们接纳我,就要先和他们搞好关系,建立起友谊,使他们从心里喜欢我,愿意和我说心里话。通过努力,我们彼此有了信任,他们开始接纳我,我也逐渐的在纪律上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约束,作业量也少;下课后我经常找他们谈话,去感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根据时间的发展,不断深入的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过了几个星期后,他们果然更喜欢我了,这个时候,我说的话,他们都很愿意听。于是我鼓励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争取天天有进步。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无论多少),我便抓住时机表扬或奖励他们,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在我的努力下,我班的两位学生小李和小孙取得明显进步,学习的兴趣也浓厚了不少。其余三位学生田XX、白XX、和张XX的思想也有了转变,开始努力上好每节课。在接下来了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改变他们,使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3、对于特困生,我给予更多的关爱,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帮助。我班的特困生是一个女孩,但是由于父母离异,在她六岁时就跟姥姥姥爷生活了,舅舅还是个盲人。因为家里太穷,姥姥姥爷也没有生活来源,属于低保户。所以她的心里一直以来都有阴影,自卑和被抛弃的感觉久久不能忘怀。这对她的心理打击很大,因此她变得孤僻,她不愿意融入集体,同学们也都不愿意与她玩。针对这种情况,我想,最好是先让同学们喜欢上她,愿意和她交朋友。我便找了几个平时很活泼也很热心的学生,做她们的思想工作,让她们先去和她接触,尽量接近她,和她玩。在取得她的信任后,我去做了家访,与她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希望我在给予她帮助的时候不要排斥。在我及同学们的努力下,她变得开朗了,对其他人不再有抵触情绪,上课时总是尽力地听课,我也经常在课堂上让她回答问题,她也能答得上来。周围的同学似乎也感觉到了她的变化,慢慢的也有很多人和她玩了,看到她这样我很欣慰。4、对学困生发现闪光点,进行赞美,有所期待。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也许夸张了些,却实实在在地告诫我们,对待学困生切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学困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平时,我细心观察学困生,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并给予他们帮助,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厌烦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谈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电脑、体育、游戏等等;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内心的“小秘密”……课间主动与学生拉家常,如:“你在家最喜欢做什么?”“天气冷了,你多穿衣服了吗?”“最近进步很大,请继续努力!”等。“亲其师”就会“信其道”,他们感到老师是爱他的,真心帮助他的,是为了他好,自己不能让老师失望。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自然会认真地完成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与学困生接触多了,感情较深时,就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此时,就要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使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班的付XX,以前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倒数第一,而且纪律性很差,总是课上爱聊天,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我就主动和他接触,和他聊天,并一直鼓励他要相信自己,要展示自己。一次生物课上我惊奇地发现他竟然举手了,及时的表扬了他,并点了他的名,他站起来,准确地说出了答案,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那一刻,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欣慰。从那以后,我发现付XX变了,每天都洋溢着笑脸,走起路来也挺着胸,在后来的考试中,他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5、家访架起了家长、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学生在家的表现为班级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学生在校的表现又为家长们明确了指导孩子的目标,而双方共同努力,才能使边缘学生回归正途。教师的适时家访,会进一步了解学生,了解家庭背景,更好地做学生工作。我们班有个张同学,连续两次都是周一托人请假不到校,这次又是周一没到。我打了几次电话,都是无法接通。这个电话我是第一次去家访时与他父亲互留电话时留下的号码,怎么会打不通呢?我很奇怪,又去找他在七年级时留的固定电话,这个说是空号,我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