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醉香****mm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教学目的:通过观察船的特征,了解船的作用、构造,能自己设计并用废旧材料做一艘小船模型。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注意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懂得废物利用。设计有创意、美观的船模型。教学用具:电脑、一艘自制船模型、剪刀、小刀、胶水、彩色纸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出小船,先让学生自己介绍平时看见的船,和坐船时都有哪些印象。教师:总结刚才学生所讲,播放幻灯片边看边介绍(传统的木船、帆船、游艇、油轮、独木舟、龙舟。)二、揭示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手工制作课。今天,老师来教大家动手制作一个小船的模型。刚才我们都看见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片,那就让我们亲手去做一做。先来欣赏课本中一些小学生制作的模型,观察造型和使用的材料(引导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简单分析制作方法(由学生自己说)。教师出示一艘自制的船模型,简单介绍它制作的材料和步骤!三、动手制作。分小组合作,分工合作方式,同学之间互助一起设计制作属于自己小组的船模型。制作过程注意事项:(小黑板出示)1、先构思设计一艘你们要制作的船模型,这艘船需要哪些材料?(学生说)2、动手做时注意剪刀、小刀等锋利工具的使用,避免误伤他人与自己。3、合理分工,很重要。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完成制作。师:各小组巡视,并指导制作。四、交流展示。经过15分钟左右的.时间,看看哪个小组先做好。做好后,分别让九个小组,小组组长上台介绍:制作过程、材料使用、如何分工。五、学生自评评选小组作品活动:最具创意奖、最具美观奖。(奖品:一颗大红星)六、课后拓展。看~平时在我们眼中是废品,可今天却在我们的手中有了它的利用价值,制作船的模型。只要我们懂得合理的利用,同样可以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今后我们大家要有保护环境意识,懂得再利用。为我们居住的美丽家乡献出一份力量!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教学重点:1、学会唱《童年的小竹笛》这首歌曲;2、通过音乐的欣赏、学习,让学生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绘画、表演、制作等)教学难点:通过音乐的欣赏、学习,唤起学生对儿时的回忆,进行创作,以反映儿时的稚爱、童真。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童谣歌曲的学习,为学生能够和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提高对语言节奏的感受能力,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的和情感,积累合作、交流、反思、创作、分享等方面的体验。教学准备:1、歌曲《童年的小竹笛》、的光盘或录音带。2、不同风格、内容的童谣及录像、录音、光盘等资料。3、绘画、折纸材料及节奏乐器等。欣赏引导在这个单元主题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弯弯的月亮是娃娃的小床,天上的星星是娃娃的被子,天边的月儿奏出美妙的乐曲,静静的水面仿佛在听你诉说。妈妈的催眠曲陪伴着娃娃进入了梦乡……教学过程:1、导入:师生共同说一说各自耳熟能详的'童谣,边说边表演,并说说个人的理解等,引导学生的兴趣。2、例如,《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咪咪咪……猫来了,咕噜咕噜滚下来。3、《笑一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两只黄狗会抬轿。4、《不倒翁》: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样子象小孩。说你呆你不呆,把你一推你歪。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来。5、《鞋子和茄子》:一个孩子,拿双鞋子,看见茄子,放下鞋子,去拾茄子,忘了鞋子。6、《手指歌》:伸开手,数指头,大牛不吃草,二牛不吃料,三牛不拉车,四牛不上套,剩下五牛要不要?要!二、学唱歌曲:《童年的小竹笛》。1、引导学生反复听、轻声哼唱、拍手唱、配合律动唱。2、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等,待音律、歌词、节奏3、准确后可加进行打击乐集体演唱,并录音来反思。三、进行绘画、制作1、听赏歌曲《小牧童》、《童年的小摇车》和电子琴曲《童谣》,欣赏国画《牧童》,观看美术片《牧童》,引导学生听赏,观察歌与画中的情景寓意及表达的情绪等。2、启发学生给唐诗《咏鹅》或童谣《九九歌》配画,如引导学生描述情景,分析鹅和黄牛的线条、形状、神态等进行绘画和简单描述。3、补充:让学生欣赏一幅跳皮筋的活动场面的绘画,请学生看图编童谣或给童谣配画。使学生体会运用不同艺术形式创作、游戏及生活的快乐。四、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回辅导1、让学生选择一首童谣进行配画(古诗亦可)。2、对儿时场面的回忆、重塑,进行绘画创作。3、用手工制作表现形式让学生进行创作。4、用舞蹈、歌曲、童谣表现儿时的快乐、纯真。五、教学:1、在歌唱、绘画、表演、创作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2、将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的童谣,绘画作品等存入挡案夹。六、教学思路拓展:1、欣赏表现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