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22届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模拟卷四.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沈阳市2022届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模拟卷四.pdf

沈阳市2022届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模拟卷四.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沈阳市2022届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模拟卷四一、选择题1.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B.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儿东西的影子也没有。C.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自觉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B.《再别康桥》表达了一种轻烟似的离情别绪。C.不但桂林自然风光旖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D.开往桂林周边县城的动车大约有十个班次左右。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开辟.(pì)寂.寞(jì)挖掘.(jué)藤.条(téng)B.荒.凉(huāng)疲倦.(juàn)澄.澈(dèng)女娲.(wā)C.绵延.(yǎn)掺.和(chān)揉.团(róu)挥洒.(sǎ)D.蓬.勃(péng)模.样(mó)安慰.(wèi)气概.(gài)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憔.悴(jiāo)仿膳.(shàn)分歧.(qí)唏嘘.(xū)B.匿.笑(nì)菡萏.(dàn)攲.斜(qǐ)熬.过(áo)C.霎.时(shà)沐.浴(mù)嗅.觉(xiù)徘徊.(huí)D.并蒂.(dì)莲蓬.(péng)祷.告(dǎo)粼.粼(lín)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B.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二、名句名篇默写6.古诗文默写填空(共8分,每空1分),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2)逝者如斯夫,。(《<论语>十二章》)(3),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5)山光悦鸟性,。(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7)在《钱塘湖春行》中,作者通过鸟儿的活动写出初春之景的句子是,。三、诗歌鉴赏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解析。四、综合性学习8.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________)(2)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________)(3)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________)(4)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不亦说.乎(__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可以一战C.可以调素琴D.皆以美于徐公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