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是你****元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4届高三上期开学考试历史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2022年,重庆江津梧桐土遗址发掘了距今3000余年的陶窑作坊3座,在复原陶器中有两个都是“陶小平底罐”-短唇、束颈、转角圆折肩、鼓腹,下腹急促内收,小平底。这种“陶小平底罐”也是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中(距今3000至5000年历史)的代表性器物。梧桐土遗址()①有助于了解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③有助于揭示巴蜀文明起源与发展进程②说明早期文明区之间的交流较为频繁④成为三星堆文化东向扩散的考古实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重庆江津梧桐土遗址出土的“陶小平底罐”也是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中的代表性器物,说明早期文明区之间的交流较为频繁,同时也成为三星堆文化东向扩散的考古实证,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仅凭“陶小平底罐”无法了解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梧桐土遗址可以成为三星堆文化东向扩散的考古实证,但不能揭示巴蜀文明起源与发展进程。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甲骨文合集》将甲骨刻辞按内容分为4大类22小类(如表),这主要反映商朝()类别内容1奴隶和平民,奴隶主和贵族,官吏,军队,战争,方域,贡纳。2农业,渔猎、畜牧,手工业,商业,交通。3天文历法,气象,建筑,疾病,生育,鬼神崇拜,祭祀,卜法,文字。4其他A.文字体系已经形成B.经济生活较为繁荣C.社会文明程度提高D.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表格内容呈现了甲骨刻辞所反映的商朝社会在政治制度、国家管理、经济形态、思想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发展状态,反映了文明程度逐渐提高,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了甲骨刻辞的内容,但并没有体现甲骨文的文字体系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农业、渔猎等信息体现了经济生活,但其对材料信息表述不全,排除B项;材料中奴隶和平民的信息体现了阶级矛盾,但无法体现其矛盾尖锐,并且阶级矛盾也只是材料信息的一部分,排除D项。故选C项。3.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B项;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贵族世袭特权”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4.《诗经·周颂》记载:“噫嘻成王,既昭假(招请先公先王)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畯发尔梠(农具),终(土地单位)三十里。亦服(配合)尔耕,十千维耦”。这表明西周时期()A.祖先崇拜的意识增强B.农民为贵族集体耕作C.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D.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此诗叙述了周王祭毕上天及先公先王后,亲率官、农播种百谷,并通过训示田官来勉励农夫努力耕田,共同劳作的情景,B项正确;材料前四句是周王向臣民庄严宣告自己已招请祈告了上天先公先王,得到了他们的准许,以举行此藉田亲耕之礼,但是未能体现意识的“增强”,排除A项;材料描写的是西周集体耕作的情景,展现的生产关系,未能体现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排除C项;“终”是井田制的土地单位之一。每终大概三十里,此处指耕作面积,未能体现统治疆域扩大,排除D项项。故选B项。5.读下图,据此可知,当时()A.区域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B.战争方式发生根本改变C.游牧与农耕文明融合加速D.区域性大国间冲突加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图片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区域性大国长距离行军显著增加,体现出区域性大国之间冲突加剧,国家统一趋势逐步增强,D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区域经济联系的增强,排除A项;战争方式仍旧以步兵为主,车兵和骑兵为辅,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排除C项。故选D项。6.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