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凡****1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3.8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为甲骨文中“帝”字的几种写法。有学者认为,“帝”为架木燃烧之形,象征对天神、祖先的大祭,代指天神。商王死后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咸宾于帝”。到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帝乙、帝辛。这一现象表明()A.政治需求干涉宗教信仰B.政权神权开始分离C.社会迷信思想逐步淡化D.商王权威有所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帝”字本指神灵,指代宗教神权;商代晚期“帝”字开始用作商王的称号,同时指代世俗王权,神权和王权集于商王一人之身,说明君主的权力得到强化,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商王对宗教信仰或宗教活动的干预,排除A项;商王称“帝”说明其利用神权加强王权,不能说明政权和神权的分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商王用神权加强王权,无法说明迷信思想淡化,排除C项。故选D项。2.汉代音乐理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音声特征和“五政”(君臣民事物)相联系。郑玄认为“宫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商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也。”《乐记》中记载“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这一说法()A.借助天人感应思想重建礼乐制度B.体现了音乐的伦理教化功能C.顺应了独尊儒术的现实政治需要D.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汉朝时期。根据材料“汉代音乐理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的音声特征和‘五政’(君臣民事物)相联系。郑玄认为‘宫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商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也。’”及所学可知,汉儒用音乐中的五声比附政治事物,并认为音乐反映了社会治乱情况,是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说明儒家将音乐作为监察政治状况和实现社会教化的重要工具,B项正确;汉代新儒学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服务,无意重建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排除A项;儒家的乐政论同儒学在社会上的主流地位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3.石棺床是流行于粟特、鲜卑、柔然等族的葬具。2022年,洛阳朱仓村一组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的墓葬中出土2套围屏石棺床,围屏之上以浅浮雕刻绘“郭巨埋儿”“彩衣娱亲”“孝孙原榖”“伯俞泣杖”等二十四孝故事。这反映出()A.南北方文化交流与融合B.北朝儒学实现了复兴重振C.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D.开放包容的对外交流心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魏时期。根据材料“洛阳朱仓村一组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的墓葬中出土2套围屏石棺床,围屏之上以浅浮雕刻绘‘郭巨埋儿’‘彩衣娱亲’‘孝孙原榖’‘伯俞泣杖’等二十四孝故事。”及所学可知,胡族的葬具石棺床上雕刻有二十四孝图案,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代表的汉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胡汉文化而非南北方文化的交流情况,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排除B项;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不属于对外交流的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4.唐《通典》中记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白居易在为崔玄亮所作墓志铭中也指出:“自天宝以还,山东士人皆改葬两京,利于便近。”这表明当时()A.城市对乡村的文化优势日益增强B.选举体制变革推动士族的中央化C.地方人才跨区流动机制逐渐改善D.经济重心变动影响人口迁移方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隋朝取消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制后,大批举子和待选官吏从全国各地赴京应举参选,加之长安、洛阳两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不断强化,各地士族不断向两京迁移,形成士族中央化的趋势,B项正确;题干与城乡差异无关,排除A项;士族由地方向中央汇集,加剧了人才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福州一带平地“可以种粟麦者”而今“种植荔枝最多,延迤原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