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圆锥的体积》。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含有曲面围成的最基本的立体图形。由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扩展到研究圆锥的体积。内容包括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具体运用。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全面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之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几何知识掌握水平,为学习初中几何打下基础,同时提高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进行计算。(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精神。(3)情感态度目标: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3、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是:理解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间的倍数关系。二、说教法、学法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教法:本节课我运用了引导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加工,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学法:我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说教学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教学内容,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一)洋溢欢乐的童趣(二)充盈浓厚的数学味(三)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四)彰显醇厚的人文价值(一)洋溢欢乐的童趣教育家卢梭说过: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倾听儿童的声音,从儿童的视角组织教学。新课开始,我出示一个建筑工人常用的圆锥形铅锤实物,请大家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它的体积?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讨论汇报,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很麻烦,有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我们能不能推导出一种专门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让学生猜想出有没有其它更简便的方法求圆锥体积,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探求新知。再次点燃学生求知欲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知探究。(二)充盈浓厚的数学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应以数学内容为核心,凸现数学的本质。数学味是对数学本质的准确把握。1、回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表示?(V=sh)2、想一想: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x高”来计算?3、议一议:圆锥用“底面积x高”求得的是什么?4、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关系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动手做三个实验:第一、比较圆柱和圆锥是否等底等高;第二、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通过装水实验比较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第三、在“不等底不等高”的条件下过装水实验比较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板书: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V=1/3sh或V=sh÷35、课件演示,加强学生的理解6、应用成果,内化新知这一环节是学生内化新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培养优良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学中我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实际性”的原则,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确保圆满完成任务。7、基本应用:例1、例2的教学(三)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我将课本中静态的、平面的数学内容变成生动的、立体的学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应用数学。如:再次出示课前提出的铅锤,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现在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我们应该先怎么办呢?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测量手中的、圆锥体的相关数据,再计算出它的体积。这个练习又回到动手实验操作上,而且强化的仍然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体现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彰显醇厚的人文价值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将数学文化的魅力融入教学,给学生带来人文的关怀,精神的享受,智慧的启迪。课要结束时,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附板书设计: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底面积×高×1/3V=1/3shV=s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