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校本研训工作计划校本研训工作计划篇1一、总体目标1、通过校本研训更新教师观念,发挥教师个人、教师整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等多方面作用,解决教师身边的教学问题,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强化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研究的品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2、通过校本研训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领导小组1、组长:**校长全面统筹校本研训工作2、副组长:**副校长全面负责校本研训3、组员:******及各教研组长三、培训内容1、学科通识:对小学语文、数学知识体系、学科思想、教学特点等有一个概览性的了解。2、教学测试:通过对任教年级的知识测试,强化质量监控意识,提高命题检测与质量分析的能力,提升自我监控的能力。3、教育教学研究:根据本班、本年级出现的问题,设计、确立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并实施研究。4、校本课程开发:开发内容、课程纲要、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四、校本研训的基本形式:1、集体辅导和读书自学相结合。业务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经验、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的培训学习,均可采取集体辅导(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分工辅导或聘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和教师个人读书自学的形式。2、研讨交流。通过集体研讨,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和认识、实践经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难点、热点问题等,以相互启发,共同提高。3、观摩考察。带着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目的地组织观摩考察,向先进学校学习,向他人学习。4、集体备课、教学竞赛。二者是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能力培训的有效方式,即在理论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转化到实践能力的`培训。集体备课的重点在教学设计;教学竞赛的重点在于实践应用,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比赛、单项教学技能比赛等。5、专题教研:教研组依据学校的研究主题,确定本教研组的教研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6、校级导师带教:指导教师与被指导教师签订协议,履行职责。期末上交各项材料。五、评价机制:1、校本研训实施由校本研训领导小组直接管理,校本研训工作小组具体操作,党支部指导并监督。2、建立教师校本研训成长档案袋。3、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一次校际论文评比、一次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4、对参加研训后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六、成果:1、教学设计集、教学课件集2、学习体会、教育教学论文3、教研总结、报告等4、音像资料七、校本研训安排校本研训共10学分,每学年研训学时为40课时,每20课时折合为1学分,年累计不少于2学分。第一学年:教师培训(计划、教材解读、家校沟通……)2学分第二学年:构建“个性课堂”——学生学习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关材料、研讨课)2.5学分第三学年:构建“个性课堂”——各学科教学模式(培训、研讨、总结)2.5学分第四学年:构建“个性课堂”——课堂评价2.5分第五学年:总结、完善“个性课堂”模式,对校本研训工作全面总结0.5分。校本研训工作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二、研修目标1.注重常规,特别是做好“六认真”,有质量意识,争取学年统考名列同类学校前二分之一。2.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愿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4.要结合教学实践,把个人校本研修工作做好,为整个学校的校本研修付出最大努力!三、研修措施1.做好“六认真”: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备课注重教法,更注重学法指导。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尊重个体发展,并鼓励创新。课后认真反思,不断提高,用心辅导,做好“培优、帮中、扶差”,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最大程度的发展。3.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多看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写好随笔。联系教学实践,从写教育教学叙事文章开始,并尝试写理论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争取有两篇以上的文章在《沐川教育》发表。写好《化学实验》复习教案设计及反思,并争取提交发表。着手写一篇《如何提高解答化学实验题的能力》的理论文章,并在校内实践,争取在县内推广。四、具体安排一月:理论知识学习二月:师德学习三月:钻研新课标听评课四月:参与学校课题及自己的小课题研究五月:心理健康教育六月:听评课七月:新课标解读八月:听评课九月:课题总结十月:课题反思十一月:学习笔记整理十二月:写好结题报告总之,我一定按计划认真学习,认真研修,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学习观念;认真反思,提高教育研修能力。在不断研究中,不断反思中成长进步。校本研训工作计划篇3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确立建设高效课堂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点,切实把优化教育过程、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体制作为深入教育科研、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抓手,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