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饮食、营养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都是通过饮食活动从食物中摄入的。人体所摄入的营养必须在质量上和数量上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身心健康。营养大致可分两个方面:当营养物质不能满足需要时,会造成营养不良状态并引起营养缺乏症。当身体摄入的营养物质比例不合理或“营养过剩”,也同样有害于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我们应该使中、小学生了解以上各方面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家长,自觉做到合理营养、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开展合理饮食与营养教育,使中小学生了解基本的营养常识及各种营养对健康的作用1、热能人的各种活动,如维持生命的活动,体力劳动、学习劳动、体育运动等,都要消耗一定的热能,产生热量。中小学生的热能消耗除基础代谢、活动消耗与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三个方面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这一部分热能消耗在总热量中占的百分比,不同年龄阶段有所不同。2、蛋白质——生命的载体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构成和修补,都以蛋白质作为主要原料的。蛋白质和记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必须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而只能从食物中直接摄取的。3、糖类——生命的燃料一般人认为糖类供给的能量约占总量的60-70%,每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时,可产生4.1千卡的能量。它具有保护、节约蛋白质作用。食物中的糖类主要以淀粉的形式摄取。谷类、薯类及其他根茎类植物中含糖较多。4、脂肪——生命的辅助剂脂肪作为人体贮存能量、维持身体健康、构成组织细胞来说都是必要的。脂肪可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植物性脂肪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要高于动物性脂肪,并且植物性脂肪又含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因此,应该提倡多吃植物油。但是动物油中所含物质对于形成性激素和合成维生素D3有重要作用。所以,应注意多种植物油和动物油搭配食用,保证营养均衡全面。5、无机盐与微量元素人体内所含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很多,总量约占体重的5%。各种元素都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必须教育儿童不能挑食、偏食。6、维生素中小学生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对维生素绝对量多数接近成年,有的甚至超过成年。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B2及维生素C对促进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保持正常视力。各种蔬菜、水果及豆类、肉类食品中含有较多。7、水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它占人体重的60-70%,人体各器官中都含有水。人体若丢失水分20%以上生命将无法维持。水是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载体,营养物质的运输都是通过水来实现的。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离不开水。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迅速,组织细胞增长时需蓄积水分,同时由于物质代谢旺盛,排出代谢废物需要较多水分。年龄愈小,相对需水量愈高,中小学生必须要有充足卫生的饮用水。国家规定,学校有义务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的引用水。要教育学生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注意饮用水卫生。专家忠告,中小学生不宜长期饮用纯净水。三、开展合理饮食与营养教育是为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奠定基础合理的膳食制度应与中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安排相协调。此外,还应考虑消化器官的活动规律,保证营养充分吸收与利用。1、每日每次与时间间□中国中小学生一日三餐是合理的。研究表明,一日三餐的食物中蛋白质的吸收率为85%;一日二餐时消化率为77%。时间间□应为:早餐6:30-7:30,午餐11:30-12:30,晚餐5:20-6:30。2、餐量分配提倡“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早餐应提供全日热量的30-40%,午餐应提供40-50%,晚餐提供20-30%。另外,中小学生体内储存的肝糖元较少,同时代谢率较高,活泼好动,能量消耗多,容易饥饿,一日三餐不能满足其需要,可在两餐之间补充点心。3、膳食品种专家呼吁为中小学生提供营养配餐,根据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选择搭配,做到膳食平稳。选择搭配食物时,可以依照“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的原则,结合学生口味,注重合理营养,避免浪费。4、烹调时注意事项(1)主食加工烹调和营养素的损失主食经加工烹调后,食物内的营养素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损失,例如:谷类中的硫胺素对碱异常敏感,在做面食和煮粥时不宜加碱,以免破坏硫胺素。少吃油炸食品等。(2)蔬菜加工烹调和营养素的损失蔬菜中营养素的含量随淘洗的次数、切段的长短、烹调方式与加热时间的长短等情况而发生变化。蔬菜要先洗后切,烹调时要急火快炒,炊具选用铁锅,避免用铜锅、铝锅炒菜。另外,在考试、体力劳动和体育比赛期间营养素的需要与平常不同。合理饮食与营养教育是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急速发育的最佳时期,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对于维护少年儿童的健康尤为重要,学校、家长要重视这方面问题,学会合理搭配食物,使每一位少年儿童都有强健的体魄,让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