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制度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制度研究.doc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制度研究.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制度研究一、节水型社会的含义与特征(一)节水型社会的含义一般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保障经济社会和谐的一种社会形态。节水型社会是指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全社会确立起人们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建立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参与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存在形态。节水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在水资源节约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水资源节约意识、制度机制与方法措施以及节水状况的一种综合体现。节水型社会的本质是对水资源严格保护、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现有水资源使用量不增加、维持并不断改善水环境状况的情形下,要保证生态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1.在客观目的方面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节约用水。节约用水就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在生态用水、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方面,减少水的使用量,大力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益;二是保护水环境。节水与保护水环境紧密相联系,保护水环境具体表现为对水资源再生能力和水体功能的保护,其核心就是防治水污染。节水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水环境;反之,可以保持或增大可用水量,等于节水。节水和保护水环境的共同目的,都是保障水安全,以水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节水型社会实际上也可称为节水防污社会。2.在主观认识方面,要求充分认识水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深刻认识水危机的存在及其现实的和潜在的危险性;养成人人爱护水,时时处处节水的习惯,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3.在制度机制方面,就是要形成完备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市场化的用水机制,公众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保障的制度和机制。(二)节水型社会的特征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强调人类在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尊重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强调在谋求经济、社会与文化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和谐,建立起来人与水的和谐关系。与传统社会有显著的不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对水资源的认识、对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对水资源的利用等几个方面。1.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具有全民性。随着现代经济超常规状态的发展,水资源结构性短缺和生态性短缺日益加剧,已经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整个社会公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这应是节水型社会的显著特征,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认识基础。2.对水资源的保护更具有社会性。除采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措施解决节约用水问题,保护水资源之外,核心是建立节水的制度机制,就现有水资源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运用技术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市场的等手段和措施保护水资源,保障用水需求。这应是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特征。3.对水资源的利用注重效率、效益和可持续性。注重效率、效益就是是降低单位实物产出的水资源消耗量,提高单位水资源消耗的价值量;注重可持续就是保护水资源的再生能力,保护水生态环境,防止水污染。这是节水型社会的直接标志。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质(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水资源的现实状况所要求的,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短缺和用水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1.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与人类关系密切,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淡水。我国《水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流、冰川、湖泊、沼泽等水体中的水;地下水是地下含水层动态含水量,由地表水的下渗水和降水补给。从法律角度看水资源属于动产;从自然属性看水资源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但其存在具有明显区域性,与特定的地域相结合,属于区域(流域)性资源。水资源的生成条件,开发利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与特定的地域相关。如果与矿产资源相比较,它很难通过进口等方式实现大规模的异地使用,即使不同区域间的调水,也必然受到一定区域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节约用水就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首选方式。2.水资源短缺从总体上看,我国水资源总量少,结构性、生态性缺水严重。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0位。水资源是我国各类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中最为紧缺的资源。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0多座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