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象版2019年秋期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大象版2019年秋期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pdf

新大象版2019年秋期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大象版2019年秋期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王从新准备单元1,提出问题和(假设)时可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去思考。2,我们的(猜想)和(假设)不一等是正确的,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第一元测量气温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器。观察气温计的结构,了解气温计的测量单位和刻度。2,人体感官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和冷热的感觉通常是(不准)的,取药(科学仪器)来帮助进行测量。观察气温计时要轻男轻放,如发现气温计(破裂),要立即向老师报告。3,气温计有以下单位构成:(单位)、(玻璃管)、(液柱)、(刻度)、(玻璃泡)。读度数时,眼睛要平时液面。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食外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比如,北风是指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吹向(西北)的风。通常用(八个)方向来表示风向。5,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科学仪器。(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1当前的风向。风向标的制作:(科学实验)课本8页。6,可以借助指南针确认风向。测定风向时,要用一段时间内(出现最多)的风向作为观测结果。7,(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7级。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室外(物体的状态)来估计风力的大小。大陆风力的11个等级要背会课本9页8,做一个简易风力计,课本10页9,(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做(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云量来描述(天气)。10,用一个圆代表天空,将圆平均分成10份,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比例将圆凃上颜色。晴,云量不超过二成,少于,云量不超过四成,多云,云量不超过八成,阴天云量不超过八成。仔细看11页雨量图。11,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某地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冰雹)等统统化为水的量,称为该地一年的(降水量)。12,降雨量强度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制作简易雨量器12页13,(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天气状况)。(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如,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气候特点是2终年炎热,干燥少雨。14,24小时总降雨量为50——100毫米的降雨成为(暴雨)。暴雨造成的危害:暴雨导致的洪涝能(冲毁或淹没道路、输电线路等设施,使运输、供水、供电中断。15,暴雨来临前防范措施:关注气象部门部门关于暴雨的最新预报。低洼地区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清理排水设施。16,危险区域:危房里与危房周围,(危墙与高墙旁边),洪水淹没得窨井口,(电线杆与高压线塔周围),地下商场、地下通道等低洼处。17,暴雨预警符号:(黄、橙、红)。14页第二单元动物的繁殖1,像狗、猫这样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出来的动物叫(卵生动物)。仔细看16——17页图3,像鸽子、燕子这样身体覆盖羽毛、长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动物叫(鸟类)。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主要包括头、颈、躯干、四肢等部分,身体表面有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一般胎生,哺乳)5,鱼类动物主要特征:(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里,一般通过产卵繁殖后代)6,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7,鸽子一生经历了(卵,孵化,生长发育,成熟知道死亡。)蝴蝶3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8,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的生命过程。成熟的动物能够繁殖下一代。)9,仔细看22——23页课文10,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金丝猴)。地球上的动物不断减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动物不断减少,会导致物种灭绝;恐龙一样;生态补平衡;人类也无法生存)11,我们该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卧龙,汶川大熊猫保护区;打击扑杀珍稀动物的行为;人工繁殖,中华鲟)第三单元不一样的溶解1,高锰酸钾具有腐蚀性,要用药匙取放。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均匀地分布到水中。(有的溶解慢,有的快。)2,实验证明:(搅拌)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升高水的温度)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3,物质在(1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