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准备单元:1.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2.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3.具有研究条件,学生感兴趣并且可以理解的问题比较适合学生自己进行研究。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1.人体感官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和冷热的感觉通常是不准确的,需要科学仪器来帮助进行测量。2.当一名气象员,要学会测量气温,辨认方向,判断风力大小,描述云量和雨量。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依据。气温计由内径很细的玻璃管、液柱、刻度和玻璃泡四部分组成。4.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液面。5.空气的温度叫做气温。6.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7.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发现气温计破裂要立即向老师报告。8.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风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比如,北风是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的风。9.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科学依据。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当前的风向。10.可以借助指南针确认方向。11.测定方向时,要用一段时间内出现最多的风向作为观测结果。12.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无风),最大是17级。注意:陆地上风可以分为13个等级。13.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14.风力级别: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随风偏,2级清风拂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风纸片,5级小数随风摇,6级举伞有困难,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叶短,9级屋顶瓦片动,10级拔树又毁屋,11级、12级陆上很少见。15.生活中,我们常通过观察户外物体的状态来估测风力的大小。16.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把天气分为晴(云量不超过二成)、少云(不超过四成)、多云(不超过八成)、阴(超过八成)。17.雷雨天气,不能在大树下避雨。湿抹布不可以擦生活电器。18.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蒸发、渗透、流失而聚集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19.降雨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20.某地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冰雹等统统融化为水的量,称为该地一年的降水量。降水量是衡量某地降水多少的数据,通常以毫米为单位。21.将雨量器放在户外露天的地方,每天在相同时间记录。22.制作雨量器用到的材料有玻璃杯、透明塑料尺和双面胶。23.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24.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少雨。25.当天上的云快速向东南方向运动的时候,估计地面上的风向标指向西北。26.暴雨预警符号是根据暴雨的等级用黄色、橙色、红色三种颜色描述。第三单元溶解的秘密1.高锰酸钾具有腐蚀性,要用药匙取放。高锰酸钾溶液也不能直接接触。取少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溶液会变成紫色。2.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均匀地分布到水中。有的物质溶解的快,有的溶解的慢。溶解到水中的物质有些虽然看不到,但并没有消失。3.猜想假设要以我们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为依据。4.通过搅拌、升高水的温度(加热)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5.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我们将会体验到创新的乐趣。6.物质在100ml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的物质在100ml的水中能溶解的量也是不一样的。7.比较溶解快慢时,只要一个因素不同,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如同样的白糖、水温等。8.在20时,100ml的水能溶解36克的食盐,204克白糖,74克味精,9.6克小苏打。石头、木头、塑料、铁等不能溶解在水中。9.取100ml的液体,我们可以使用的工具是量筒或量杯。10.我们在做“探究搅拌能否加速溶解”的试验时,用到的器材是烧杯和搅拌棒。11.用增氧泵往鱼缸里打氧气,说明氧气能溶解到水中。(×)12.冰糖块碾碎后放入水中是为了加快溶解。13.当衣服上染上圆珠笔油或沥青时,应先用酒精清洗衣服,在用水洗涤。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1.套在瓶子里的气球,我们只能吹大一点点,因为瓶子里有空气。2.在瓶子的侧壁钻一个孔,再来吹气球,气球会变大。在瓶子竖直放在水中,直至侧壁的小孔被水淹没,再来吹气球,不会有水通过小孔流入瓶中。3.在杯子底部紧塞一团纸,然后将杯子垂直倒扣着压在水底,杯子里的纸团不会湿,因为杯子里有空气。将杯子倾斜,纸团会湿,杯子里的空气会跑,水会进入杯子中。4.书包里的空间,除了被文具盒和书本占据,也被空气占据了一部分。5.如果空气中有许多微粒,那么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得更小。6.空气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