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教案.docx
上传人:努力****晓骞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负数》教案.docx

《负数》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负数》教案《负数》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负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负数》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5。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二、教法建议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三、正数与负数概念的理解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3﹒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四、有理数的分类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1)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2)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但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3)注意概念中所用“统称”二字,它与说“整数和分数是有理数”的意思不大一样。前者回避了分数是否包括整数的问题,即使把整数包括在分数范围内,说“统称”还是不错,而用后一种说法就欠妥了。4)分数和小数的区别:分数(既约分数)都可表示成小数,但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表示成分数的。5)到目前为止,所学过的数(除π外)都是有理数。《负数》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的例1、例2,以及“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学习指导:一、自主准备1.找一只温度计,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内容与家长交流;或上网搜索,了解有关温度计知识。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二、自主探究1.阅读课本的例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声地读一读,并在下面写一写)2.阅读课本的例2。思考:怎样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3.想一想:气温在()时候用正数表示,在()时候用负数表示,气温的正和负是以()为分界点的。海拔高度呢?三、自主质疑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