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谈谈智能化变电站相关继电保护技术应用谈谈智能化变电站相关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摘要: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在技术、配置以及继电保护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而智能化变电站通过先进的技术,更好地实现了继电保护,稳定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同时比传统的变电站更安全、更稳定,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智能化变电站的原理和优势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识码:A正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资源的使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对电力资源的使用,需求量大,且对供电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资源供应十分紧张,要想真正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就必须要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关于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和的发展,是依靠监控系统以及电脑继电保护技术共同组成的。它利用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变电站对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实现了智能化的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一般来说,智能化变电站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首先,它实现了信息的采集、网络通信以及数据的共享。采用电子式互感器等智能化电气测量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的智能化,将传统变电站装置冗余的情况转变为向信息的冗余,实现了电力信息的集成化应用。此外,它打破了传统变电站在监视、保护、控制、故障录波、量测以及计量等孤立的、单一的装置模式,有效地避免了设备配置的重复,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并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另外,整个监测系统变得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系统的维护、配置以及工程的实施更加精简,实现了设备的优化配置。同时,相关设备的检修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智能化变电站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取电网运行状态的相关数据、动作信息、智能电子装置的故障以及信号回路的状态等。利用这些智能化的装置,可以实现对所有功能单元的有效监视,避免了信息采集盲区的存在。2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比较2.1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优势2.1.1两者在通信准则上存在着差异智能化变电站采用的是IEC61850通信规范,而传统变电站则采用IEC60870-5-103标准,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采用IEC61850标准,可以极大地增强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实现不同厂家之间的无漏洞连接。同时,智能化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模型,将这个标准在智能化变电站内实现统一的实施。通过这种智能化变电站标准,可以在装置和后台之间,以及设备与设备之间自由地交换数据,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大量规约转换设备的使用,取消了许多的中间通信环节,减少了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的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成本。2.1.2GOOSEGOOSE全称GenericObjectOrientedSubstationEvent,指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它是IEC61850标准中的一种通信机制,主要用于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快速传输数据的需求。它是一种实时的应用,主要用于传送间隔闭锁信号,以及实时跳闸信号,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并与整个保护系统统一组网、统一建模,并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1.3电子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是由传感模块和合并单元共同构成的,其中,传感模块又叫做远端模块,被安装在高压的一次侧,主要用来采集和调理一次侧电压电流,并在之后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而在二次侧安装合并单元,则用来处理远端的模块所传送来的信号。与传统变电站的电流技术相比,这种电子式互感器的宽带较宽,可以测量较大的动态范围,同时,测量的准确性更高,传输性更强。2.2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保护装置上的差异智能化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采用了GOOSE功能,将传统变电站中的二次回路连接转变成GOOSE网络的通信连接。因此,各二次设备厂家改变了传统变电站,将保护装置背板段子引导屏柜端子排上,并根据要求,在端子排和装置之间添加保护硬压板,然后,通过二次电缆将各个保护屏柜连接在一起,再又调试人员对装置的功能以及二次回路进行测试的主流方式。而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提供装置的GOOSE输入输出端的子定义,然后,设计厂家可以根据这个定义,设计GOOSE的虚端子,即设计GOOSE网络连线。之后,集成商家通过GOOSE的组态工具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组态形成这个系统的SCD文件。再由二次设备厂家使用装置的配置工具,以及全站统一的描述文件,即SCD文件,提取GOOSE网络收发的信息,并将其下发到装置。最后,由调试人员对装置的功能和全站的GOOSE联跳进行测试。2.3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操作程序的差异在传统变电站的保护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