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x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品多篇】【引言】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献身科学和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教学过程:一、品题导入师:谁来读一下课题?生:(读)师:(纠正)千年梦‘圆’在今朝!生:(跟读)师:针对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生:千年梦,这个梦想是什么?生:为什么叫千年梦?师:问得真好,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读音。二、新课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2、回答第一个问题。生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3、师:原来是这样,我们来看一下古人的梦想是怎样的?(播入嫦娥奔月的视屏片断)师:这个梦美吗?生:美!4、师:梦美!视屏也美!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叫千年梦?生:因为千年前就有这个梦想。生: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都想实现这个梦想。5、师:我们古人是怎么样去实现的?默读课文,回答问题。生:(生读)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师:真可惜,万户失败了,但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中国人的到底有没有变成现实?再读课题!生:(读课题)师:有一个“圆”字,梦圆了,这个梦圆得难吗?生:难!师:非常难,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中华儿女是怎样圆这个梦的,你从哪感受到这个梦圆得难?小组合作交流,朗读全文,完成任务。6、生:(读)“载人航天,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和可靠性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从这几个最字我感受到它的艰难。生:(读)“一百一十多个,三千多个。”生:(读)“实验的精细与艰难……有的人”我从这个排比句深深感受到圆梦的艰难。师:大家把第三个同学读的齐读一遍。生:(齐读)师:我认为这里还有几个更能体现中华儿为圆梦的艰难,伟大,你知道是哪些词语吗?生:日以继夜、积劳成疾、生:华发早生、猝然长逝。师:我们请男生齐读这些成语。生:(读)师:谁能理解一下这成词语?生:(理解成语)师:这些成语有共同的特点,你知道什么吗?生:赞扬人们为工作付出巨大的艰辛!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生:(练习说话)师:是呀,我们已经理解词语的含义,再次自由朗读刚才的句子,你能有感情地背诵出来吗?生:(低沉地背诵)“……有的人……有的人……有的年轻人……有的人。”师:你还用什么样的感情?生:(赞美地背诵)“……有的人……有的人……有的年轻人……有的人。”师:这些中华儿女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全班起立用朗诵赞美他们!师:(再读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我们一起来看看“今朝”!(播放“神五”“神六”升空的视屏场面)三、(播放背景音乐:《歌唱祖国》)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师:同学们,学完课文,看完了录相,你有什么感受?你又有什么样的梦想呢?《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二【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六年级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本篇课文重点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精神。1、教师准备:美国及前苏联载人飞船文字及图片资料,我国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返回的部分录像资料。2、学生准备: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学生交流有关资料,引出课题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师: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他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请打开课本第19课。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对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很崇拜,交流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教师抛出“万户”,由于万户其人学生非常陌生,学生便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学生汇报自读收获: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认知(仅例举)。万户是明代官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万户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