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是你****辉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WORD版含解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读图,完成第1~2题。1若图示为某条河流在a、b两个不同年份的流量变化曲线,其中,x表示月份,y表示流量,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①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输航线③加固了防洪大堤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若图示为某地区城市化前后地面径流变化曲线,则表示城市化后的曲线和城市化对灾情产生的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a放大B.b放大C.a缩小D.b缩小解析:第1题,图中a、b线具有明显的差异,a曲线起伏和缓,说明流量季节变化小;b曲线起伏较大,说明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时易出现洪灾,枯水期易发生旱灾。由两条流量过程曲线可知,若是由b曲线变为a曲线,说明径流受到了有效调节,有可能在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若是由a曲线变为b曲线,有可能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河流径流得不到调节,出现“大雨大水,无雨无水”的现象。第2题,城市化的过程会使得地表径流变化加大,且引发洪涝灾害,会“放大”灾情。答案:1.C2.B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4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解析:第3题,由图示信息知,地震对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条件。第4题,调整产业结构不会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大城市人口外迁不合实际,不属于主要防灾减灾措施。答案:3.B4.D5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A.抗灾能力不断提高B.财产损失总体上减少C.活动总是使灾情“放大”D.活动总是使灾情“缩小”解析:人类活动可使灾情“缩小”或“放大”;财产损失总体上是增大的。答案:A6下列人类活动属于降低受灾体易损程度的是()A.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门B.地震发生时跳窗逃生C.山区砍伐森林减轻对水流的阻力D.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解析:A项是灾前正确的防范意识,有利于降低受灾体的易损程度,而B项为错误的应急措施,C、D项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答案:A7下列人类活动能“放大”灾情的是()A.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B.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救援C.在洪水高风险区开垦耕地D.修建水库,避开断层解析:灾害发生后,政府高度重视并及时组织救援,迅速恢复灾区的生产和生活,能“缩小”灾情。在洪水高风险区开垦耕地,势必对灾情有“放大”作用。在断层等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修建水库,增加了地表的重量,能诱发断层活动,从而产生地震。答案:C8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能“缩小”灾情,主要是因为()①有能力建设防灾系统②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救援③能够把自然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④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社会经济基础雄厚就有能力建设防灾系统。政治稳定的地区能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地进行救援,但不能把自然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无论社会经济基础是否雄厚、政治是否稳定,都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答案:A9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经济发达且防灾措施完善的地区()A.绝对损失大,相对损失小B.绝对损失小,相对损失大C.绝对损失大,相对损失大D.绝对损失小,相对损失小解析: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密度大,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绝对损失大,但又因其有较强的抗救灾能力,因此相对损失小。答案:A10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1华北某山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示意图图2华北某山区A—B剖面示意图(按2∶1编制)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地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2)判断图中①②③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该地区泥石流发生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降水时间,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这段时间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所以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一年中发生的概率最高。第(2)题,从水源条件分析,该地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图中①所示区域为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从地形条件分析,①所示区域坡度更陡,易使泥石流形成;从物质条件分析,①所示区域有一断层,且松散碎屑物更多,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稳定性变差,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答案:(1)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