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醉香****mm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稳定程度的影响。结合实例,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掌握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情况,并能结合实例加以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自主学习】1.有利影响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2.不利影响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1)人类哪些活动会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2)人类哪些活动会降低地表环境的稳定性?提示:(1)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加固陡坡等。(2)破坏植被、围湖造田、陡坡开荒等。【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在防洪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兴建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水库对洪水的调节作用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起滞洪作用,另一种起蓄洪作用。材料二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的变化图。(1)修建水库前后,河流径流量有何变化?(2)修建水库可以减少哪些自然灾害的发生?(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为何多建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水库?提示:(1)修建水库后,枯水期径流量相对增加,洪水期径流量相对减少,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2)减少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频率。(3)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核心归纳】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如下图所示:2.超强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会降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下图所示:【跟踪训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西两坡在暴雨时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________坡,原因是什么?(2)该城镇在地下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继续发展下去,将造成怎样的后果?(3)随着城市化发展,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解析:第(1)题,西坡坡度小,且有植被保护,故在暴雨时水土流失较轻,东坡则严重。第(2)题,由图中地下水位线及地面以上多城镇分布可分析出该地地下水位已明显下降,与过量开采地下水有关;若继续发展会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坍塌等。第(3)题,植被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若森林被砍伐,将使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大,洪水水位抬高。答案:(1)东坡度较大,且缺乏植被保护。(2)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并引起建筑物坍塌,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3)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水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水水位抬高。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自主学习】1.影响人自身的易损程度(1)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灾害中人员伤亡是最重要的,是衡量灾情大小的重要标准。(2)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①人能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②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都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2.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1)同级地震,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2)城市化使城市用地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加重城市的洪水灾害。3.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图表导读]读教材P20图1.29“深圳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洪水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该变化对该流域的地表洪水流量和地下水有何影响?(3)如何减轻城市洪水灾害?提示:(1)耕地、林地、果园、灌草地、水体、湿地的面积减少;城镇用地增加。(2)导致洪水流量加大,地下水减少。(3)加强城市绿化;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等。【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暴雨过后,积水成涝,已然不是新闻,2016年的夏季,武汉、长沙、昆明、广州等多个城市,暴雨过后都出现了令人苦不堪言的内涝。不少网友戏谑:如今可以“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1)城市内涝带来的主要危害是什么?(2)城市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1)交通受阻、低洼地被淹、造成人员的伤亡等。(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过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或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3)人类活动会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核心归纳】1.人类活动影响人自身易损性的因素2.人类活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的影响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对受灾体易损程度的改变【跟踪训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