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感动你我”故事作品报名表作品名称《夫妻致富记》作品类型田间地头报送单位(个人)汤海杰作者简介汤海杰,1958年4月出生,现任新站镇政府办主任、计生助理内容简介裴希刚、陈立红是新站镇新合村农民,两人高考落榜后,都选择了回乡创业的人生之路。在致富的日子里,他们相知相爱,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婚后,他们积极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生育了一个健康的男孩,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通过种植葡萄苗,成了当地独生子女家庭致富的楷模。报送单位意见(报送单位盖章)2012年月日审核单位意见((审核单位盖章)2012年月日夫妻致富记裴希刚、陈立红是新站镇新合村农民,两人高考落榜后,都选择了回乡创业的人生之路。在致富的日子里,他们相知相爱,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婚后,他们积极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生育了一个健康的男孩,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成了当地独生子女家庭致富的楷模。创业篇------勇闯市场,遭受挫折好动脑筋的小两口认真研究市场,多方考察后,看准了大庆市五区四县庭院经济和葡萄棚室生产的发展趋势,毅然决定适应日益增长的苗木市场需求,利用温室大棚培育葡萄苗。说干就干,1997年春,他们自筹资金?万元,建了一栋200平米的温室,采取温室千插育苗的方式,培育了2万株葡萄苗。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由于在品种选配和营销环节上缺乏经验,他们精心劳作结晶出来的2万株葡萄苗,只卖出5千多株,第一年的生产由失败而告终。望着剩下的1万多株长势旺盛的葡萄苗,夫妻二人陷入了困境。就在这时,一些人的冷嘲热讽,风凉语调也随之而来。有些好心人劝他们:“你们年轻,虽然有文化但是没经验,踏踏实实的种点大田算了,还是别冒着风险了。”发展篇------科学运营,逆境奋起虽然第一年失败了,他俩并没有灰心。“一定要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他们互相鼓励。吸取上一年的教训,他们精心谋划下年的生产。同时不断的的加强学习,苦心孤诣,研究市场走向,提高种植技术。为了开拓自己的市场,解决苗木种植技术和销售问题,裴希刚先后三下沈阳学习育苗技术,并与沈阳农业科研所签订了葡萄苗胚胎嫁接技术合同,按市场需求选择品种。同时到肇源、大庆周边等地了解市场,确定销售网点。凭着他们坚刃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第二年春,他们不但没有止步,反而扩大了生产面积,育苗量达到4万株。由于掌握了育苗技术,确定了销售网点,当年4万株苗木销售一空,纯收入8000元。收获篇------诚信经营硕果累累初尝胜果的夫妻更加信心百倍,一干就是十五年。在运营中,他们坚持“种植户的效益我效益”的经营理念,凭质量求生存,靠信誉谋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从市场销售到订单供货,从单一品种到十几个优质品种,他们的生产规模和营销网络不断扩大。目前,他家房前屋后已发展3个温室2个大棚,面积达1200平米,今年育苗11万株。苗木销售逐渐扩大到大庆市五区四县和依安县等地,大部分都是订单销售,送货上门,见效付款方式,截止4月底已签订单达10万株,年纯收入35万元。明年计划增加两个大棚,育苗15万株,全部采取网络销售的方式。奉献篇------情系乡亲不求回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裴希刚俩口富了,但是他们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心里想的是大家共同富裕。他们的葡萄育苗产业在全镇名气越来越大,有些想致富的青年争先效仿,有的慕名上门前来咨询,他们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从不求回报。几年来,他们先后拿出十几万元帮助20多户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赢得了全村群众的赞誉。2003年,裴希刚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多次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党员和致富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