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 (8).ppt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6课戊戌变法 (8).ppt

第6课戊戌变法(8).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课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第一幕:粉墨登场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字广厦,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公车上书”意即“举子上书”。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第二幕:精心准备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第三幕:大展宏图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戊戌变法”为什么被又称为“百日维新”?第四幕:曲终人散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而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维新变法运动大事年表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B.《万国公报》创办C.强学会成立D.戊戌政变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始是()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C.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马关条约》的签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这段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的性质是()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C.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D.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光明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张军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训练新式军队戊戌变法过程中,随着一系列变法诏令的颁布,一些地方守旧官僚纷纷反对。变法诏令中对旧官僚影响最大的是()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开放言论,创办报刊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D.训练新式军队戊戌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A.袁世凯的出卖B.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C.顽固派势力强大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B.光绪帝宣布变法C.是一场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D.又称“百日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