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纲要求备考导航3.重视模型的建构。建构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的网络,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以血糖调节为素材,利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构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从而以网络图为依托,强调调节对于维持稳态的重要性。4.关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免疫系统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等知识的学习。采用列表比较法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5.通过辨析吞噬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与抗体形成的关系,以及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等,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区别与联系。第1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与内环境[点拨]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判断正误](1)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尿素、O2、激素、呼吸酶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Na+的含量有关。()(4)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CO、PO等离子有关。()(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6)内环境是细胞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思考〉细胞外液是否只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单细胞的生物有没有细胞外液组成的内环境?提示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含有其他成分。没有,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而言的,单细胞可以与外界直接发生物质交换,没有细胞外液组成的内环境。1.稳态概念理解(1)调节机制:调节网络。(2)协调活动:各个。(3)实质:的状态。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原因:(1)的变化过于剧烈。(2)人体功能出现障碍。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的必要条件。[点拨]内环境稳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体的调节作用,二是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典例1】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提示】①血液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内环境成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析】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④(组织液);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④⑤;③回收④中的蛋白质;红细胞携带的氧气经过肝脏细胞时被消耗利用,故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血浆)。【答案】D[考点突破]1.三种“环境”的辨析2.内环境成分的位置关系上图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②③④共同组成了内环境。3.内环境成分的内在联系4.与内环境各组分有关的细胞的具体内环境[特别提醒](1)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应算作外部环境,如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原尿、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凡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血液是结缔组织,其组织液是血浆,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外环境,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变式训练]1.(改编题)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内环境的概念及其各组分之间关系的理解。根据题干及图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了内环境;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血浆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答案C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解析】本题考查代谢产物对内环境性质的影响及调节。缺氧状态下的长时间运动会导致骨骼肌无氧呼吸加剧,细胞内乳酸积累,从而导致血液pH降低,此时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中的碱性成分(NaHCO3等)发挥作用,以避免pH的进一步降低。【答案】B[考点突破]1.人体血浆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2.内环境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