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1998.com创智医学论文发表网www.iyixuelunwen.com投资者应该注意的心理效应与决策偏差摘要:投资决策是指为了获得未来货币收益的最大化,投资者经过充分思考或逻辑推理对几种可能的投资方案做出合理选择的过程。投资决策过程一般包括认识问题、搜寻投资信息、评价投资方案、选择并执行投资方案、投资后行为等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信息的搜集和方案的评价是关键。对于股票投资来讲,投资决策行为不外乎是:买、卖、持有股票。关键词:投资决策;偏差;证券市场;收益投资行为是追求未来货币增值的经济行为,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未来货币收益的最大化,为此现在需要垫付一定的资金,但是从现在垫付资金到未来收益是要经过一个时间间隔的,因而投资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越长,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就越大;二是投资是一种有意识的经济行为,受人们心理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在金融投资学上经常提到的投资决策动机、投资收益预期、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都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投资中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可以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在各种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其主观意志的外在表现。各种经济变量是投资者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它们只有与投资者内在的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投资者产生投资行为,投资者群体行为的共同作用最终转化为左右市场的力量。因为涉及自己的财产,所以投资者的心态不能完全理性,投资者需要注意一些心理效应和决策偏差。1心理效应与投资判断、决策偏差在经典的现代金融理论中,证券市场参与者被设定为全知全觉,能够汇总分析所有信息,对每一决策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了如指掌,在面临后果的不确定性时,市场参与者完全根据贝叶斯学习规则不断地修正先验概率,使得主观概率不断逼近客观概率。从而使自己的决策达到最优化。但心理学家在对实验对象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时,却发现贝叶斯学习规则并不能保证行为人主观概率逼近客观概率,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差;而且行为人的决策也未必是建立在全体信息的基础上,而经常出现根据局部或部分信息来进行判断的案例。心理学家发现,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cognitiveresources)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最优地分析环境所提供的数据。相反,自然选择(naturalselection)使得人类的大脑都有选择地对暗示实施经验法则(“运算法则”(algorithms),“启发式思维”(heuristics),或者“心理模块(mentalmodule)”)。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缺乏现成算法的问题时所采取的是启发式思维方式进行决策,即在面对开放性的问题时,人们不是严格理性地收集所有信息并进行客观分析和概率计算,而是试图在头脑中“寻找捷径”,依靠直觉或以往的经验制定决策。与启发式思维相对应的是计算式思维,人类在解决规范性、确定性的问题,尤其是就封闭性任务作出决策时往往采取思维方式,如数学家利用数学推导形成假设的过程是典型的计算式思维过程。启发式思维运用在恰当的问题上是有效的,但是当用在理想的应用领域之外时,它不可避免的偏差就会带来不好的结果。经济学家通常认为,这些偏差在个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均衡时可以不予考虑。然而,人们都存在类似的启发式思维,这些启发式思维在我们过去的进化过程中是很有效的。实验心理学的大量文献已经证实了这一系统偏差(大多数人所共有,并且是基于决策问题的)的存在。启发式究竟能起什么作用的争议颇多。尽管Kahneman和Tversky等心理学家已经说明启发式能起积极作用,但过去十年中,进化论(达尔文主义)心理学家则非常强调认知过程的适应性(adaptiveness)。在许多情况下,当概率以数字频率表示,问题以视觉形式提出时,偏见减少但并没有消失。现代的环境与以前的环境大不相同了,现代人类与新的抽象事物打交道,比如证券、钱、客观的市场、概率等等;还有各种诱惑:能轻易获取的脂肪和糖,赌场,还有实时因特网交易,不能保证金融决策问题是以适合最准确决策的形式呈现给个人去决策的。因此,与证券市场有潜在关系的各种心理因素会导致投资者判断和决策偏差,而且这一偏差是具有系统性的。这一偏差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认知资源的限制(认知资源限制,包括有限的注意力、处理力和记忆力)迫使人们使用启发式作决策,这种普遍的事实被称作“启发式简化”(heuristicsimplification);二是偏差间接来自于认知限制(cognitiveconstraints),这是因为自然选择或许并不是把人类大脑设计成仅仅是作好的决策用。Trivers(1985,1991)用许多证据证明了人们不能完美地控制自身真实内心状态的指示器,这就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微妙暗示来推断他人内心状态,这些微妙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