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doc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懂学生的“心”——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里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现代学生的心理现象有所掌握,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心理学分为很多的学科,比如《医学心理学》《咨询心理学》《销售心理学》而和我们工作相关的是《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作为一名教学教师,我们有必要了解人的终身发展是什么样的,虽然我们只是小学教师,教得只是小学生,在我们这个阶段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重要阶段,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人的一生发展大致分为七个时期,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7-12岁;青春期11、12岁-15、16岁;青年期(17.18-35岁);然后是中年期,老年期。我们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童年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生长变化跨度大,心理也是变化大的一个阶段,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变化特点,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情绪情感、意志。人格有两方面:倾向性和人格特征。认识里面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情绪情感有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意志有意志行动阶段、动机冲突。在人格方面我们主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我们要知道学生在这些方面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学生的需要、动机不同,产生的结果就不同。相同的需要和动机,不同气质和性格的学生结果也是不同的。大家知道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同样的事情,不同气质的人做出的结果却是不同的。上课的时候胆汁质的学生能长时间的坚持听课,而多血质的学生却注意力容易分散。黏液质的学生注意力集中但不愿发言,而抑郁质的学生胆小孤僻却做事仔细。我们了解这些内容就能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各种表现。有的学生不是上课捣乱,他就是多血质的学生,他控制不了。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我们要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斥责。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脆弱的。分配工作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对工作进行分配,胆汁质的学生精力旺盛,可以安排多一些工作。黏液质的学生头脑清醒、做事有条理,可以按排一些难度高的工作。了解了学生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日常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那么童年期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我们重点要知道的内容,这些内容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正所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童年期的心理发展分四个方面,这个时期的儿童生活以从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了,其主要的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的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童年期的学习一般特点是: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的学习必须有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有的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与强制性,一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大纲是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二是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将来环境。童年期学习兴趣的发展,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展变化的最初对学习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最初的时候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的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游戏的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步降低了。童年期的认识发展:一、记忆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记忆广度增加,基本接近于成年人的水平。记忆的主要特特点是有意识记以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理解了再记忆比机械的记忆对学生的帮助更大,也更利于学生记忆的发展和提高;词的抽象记忆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可以通过看到字还记忆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基于以上特点,小学儿童采用记忆策略的能力迅速提高。他们能运用多种记忆策略,主要的是复述和组织。二、思维的发展:按照皮亚杰的理论,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完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而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转折期。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新的思维结构都得到发展。三、社会性的发展: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得到了发展,能够对自我进行评价而且稳定性也越来越高。亲子关系发生了变化,进入小学以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有所减少,父母在儿童生活中的控制作用越来越小,到12岁以后,儿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