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练习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一语文练习1.doc

初一语文练习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一语文练习一、基础知识(30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方格内。分)(4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jǐng和理想,níng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憧憬凝裨2、选出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B)(2分)A、那位老师爱心助学的事迹真是感人肺腑。....B.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C.他整天沉湎于这种低俗的流行歌曲中,真是不可救药。....D.听说儿子考取名牌大学的消息,他真是喜出望外。....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B、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C、他对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D、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4、默写。分)(9(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鸡。,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休将白发唱黄C)(2分)(2)折戟沉沙铁未销雀春深锁二乔(3)潮平两岸阔旧年。。,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5、仿句(3分`),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著阅读。分)(5(1)《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小说在的情节中白骨精先后变成美女、老妇、老翁(姑娘、老婆婆)来哄骗唐僧??孙悟空因师父误解而被逐回花果山。后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父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途?_①虽在花果山但心中一直挂念师父的安危;②师父有难(被黄袍老怪捉去),八戒采用激将法向师兄求救。7、上初中了,你的同桌一定是一位新同学吧。新同学,新起点,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新同桌说点什么呢?请将得体的语言写在下面。(3分)同学,在新的起点上,你我携手一起向前奔跑。8、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分)(2小报名称: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回答问题。(6分)千里莺啼绿映虹,水村山郭酒旗风。铣陌侔耸拢嗌俾ヌ?烟雨中。9、(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分)答:选取了莺歌、红花绿柳(树)、水乡、酒店小旗,寺庙、春雨等。(只要答出四点即可)。(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2分)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______或局部景致与概括描写结合等多种方法.(答出2点可得满分)。(3).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2分)答:①错在不懂得“千里”在这里是虚写而非实数或误解了艺术创作虚实结合的方法;②既然是写江南春色,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答到一点就给全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于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0、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天帝使我长百兽(做??领袖,掌管.(吃)(逃跑)④以为畏狐也.)②今子食我.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害怕)(2)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有误的一项是(A、虎以为然(认为)..们”,指狐狸和老虎)C、虎求百兽而食之(连词,表转折).C)分)(2B、兽见之皆走(代词“它.C、故遂与之行(所以).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分)(2虎/求百兽/而食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分)(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_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____13、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请写出该成语,并简要说说这则故事讽刺了什么人。分)(3___狐假虎威。这则故事讽刺了生活中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_____(三)阅读小说《警告》,回答问题(21分)“吴老师,你要小心点!”—竟然有学生写条子警告老师。吴老师是有二十几年班主任经验的教师,今年还被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怎么可能出这样被学生威胁的事情呢?年级组长蹙着眉头思索着,他把那张纸条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