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新课标教案语文新课标教案锦集(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新课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新课标教案1教学目标:1.运用抓住人物事件的方法,概括《全神贯注》的主要内容。2.运用联系文本资料、生活经验的方法,深入体会文章观点。3.运用结合课文内容的方法,评价文章标题。教学重难点:运用抓住人物事件的方法,概括《全神贯注》的主要内容。课前准备:1.课前检测题2.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读出课题味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全神贯注》。把你们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到这个课题上,读出它的意思。(二)学习概括内容的方法1.从昨天大家的课前检测题当中,老师发现了大家都预习得很充分,今天我们将在大家预习的基础上学习,相信你们全神贯注地学习,可以在这节课上有所进步。2.我们先看看昨天大家的概括,请你们拿出刚才下发的印有三位同学作答的作业纸,思考三位同学的概括中都讲到了哪些事情?(1)交流:三位同学都讲到了以下三件事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里做客。罗丹修改女像罗丹把茨威格忘了。(2)B同学还写了什么?罗丹带茨威格参观时发现女像有毛病。C同学还写了什么?茨威格感受到做事要全神贯注才能做得好。3.我们班,像A同学这样概括的有5人,像B同学这样概括的有31人,像C同学这样概括的有4人,还有7个同学把上面全部事情都概括了。4.到底怎样概括,才是最好的呢?我们请微课小博士来解答。(《抓住人物和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微课》指导学生明确概括内容的要求,指导如何做到正确、全面、简洁、通顺,指导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必要事件进行概括。)5.指导学生简洁地概括6.现在拿出你们的课前检测题。对照我们的概括要求,自己检查一下你之前的概括,你觉得自己哪个地方做得不够好?7.回顾一下,刚才小博士教给我们怎样概括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三)学习体会观点的方法1.茨威格看到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后,深有感触。他说:“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再读一遍,读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很好,抓住要点,才能体会得准确。3.那怎样谈会更深入呢?课前一些同学谈得不错。请他们来示范。(1)先请:陈宇昊、陈沐子、林昱菲。请你们自豪地站起来,按这个顺序,你们一个一个说,其他同学想一想,他们联系什么谈体会的。像他们这样联系课文谈体会的还有以下同学:叶晨希、林艺鸿、黄群富、高旭。掌声送给他们。(2)再请耿彬、候璟昊、范钧富。你们一个一个说,其他同学想一想,他们联系什么谈体会的`。像他们这样联系生活经验谈体会的还有以下同学:卓昕宇、邱宇弘、邱子轩、苏宜欣、蔡晏滢、杜家莹、陈婧怡、魏枫萍。掌声送给他们。(3)联系文本,这个文本除了是课文,还可以是什么?(4)谁能联系你课外书上看到的与“全神贯注”有关的事或者课后的资料袋罗丹的简介来谈谈,你对“全神贯注”的体会。4.师小结:回顾一下,我们要怎样体会观点?(四)学习评价课题的方法1.我们看看课题,这篇文章以“全神贯注”为题,你们觉得好不好?2.师小结:同学们都很会学习,结合课文的人的特点,事情的线索,文章的主要观点,做到有理由据地评价。(五)布置作业,检测所学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如何概括课文,如何体会观点,如何评价课题。现在请大家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全神贯注》课后检测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前挤满了人。原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将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中奖者。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