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秋花****姐姐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学以致用]实战演练夯实基础一、选择题1.“在很大程度上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旨在强调拜上帝教()A.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先驱B.强调发展对象的民间性C.中西文化畸形结合产物D.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解析:基督教的传入已有多年的历史,故A项错误;发展对象的民间性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但不是正常的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故D项错误。答案:C2.删书衙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下设的一个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删改《论语》《孟子》《中庸》《诗经》《礼记》《春秋左传》等古籍中与太平天国教义不一致的内容,但依旧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其主要目的是()A.反对清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B.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C.消除民众对儒学的盲目崇拜D.扩大基督教义在中国的影响力解析:根据材料“删改……古籍中与太平天国教义不一致的内容,但依旧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目的是通过思想的建设,来维护太平天国的统治,故选B项;反对清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与材料“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不符,排除A项;材料“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目的是通过儒家伦理纲常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统治,排除C、D两项。答案:B3.《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田产均耕”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土地所有权归公。它一方面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另一方面做出“剩余归公”的原则规定,农民剩余劳动所生产的一切都收归国家。这反映出《天朝田亩制度》()A.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契合资本主义发展潮流C.实现土地和产品平均分配D.严重脱离农民实际要求解析:题干中“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剩余归公”体现违反农民作为小私有者的阶级属性,故选D项;“剩余归公”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它建立的是小农经济,并且“剩余归公”没有显示鼓励发展私有制之意,排除B项;产品是归公的,排除C项。答案:D4.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A.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B.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C.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D.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解析: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是扩大在华利益,太平天国领导者拒绝英国的鸦片贸易和《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是独立自主思想的体现,不是认清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故A项错误,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封建,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领导者拒绝英国的鸦片贸易和《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表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还没有近代的外交意识,故D项错误。答案:B5.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这种不同()A.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立场B.由评价者所处时代决定C.可用唯物史观加以整合D.有待更多史料验证对错解析:材料体现了从内外因不同角度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可结合唯物史观加以指导和整合,故选C项;材料的不同观点并未表明其政治立场,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观点持有人所处的时代,排除B项;材料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有据可依的,排除D项。答案:C6.下图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画中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出()A.儿童成为新思想传播的主体B.清政府大力宣扬宪政的思想C.辛亥革命推动自由观念传播D.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解析:通过漫画内容可知,懵懂小孩主张“自由”,而一个老头却不愿意接受“自由”,说明在清朝末年,社会上的进步思想与守旧思想并存,故选D项;漫画中的懵懂小孩主张“自由”,不能扩大为其成为新思想传播的主体,排除A项;漫画内容与清政府的宪政思想无关,排除B项;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而题干提及的时间点是1908年,排除C项。答案:D7.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地批判:“条约之事终,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A.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B.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C.发动民众开展反帝的斗争D.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解析:根据材料“条约之事终,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可知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