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防疫00.ppt
上传人:可爱****乐多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8.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灾后防疫00.ppt

灾后防疫.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灾后防疫暴雨突袭,洪灾突降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注:本表格内容翻译自《Infectiousdiseasesfollowingnaturaldisasters: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AntiInfect.Ther.10(1),95–104(2012)水源污染:供水设施、污水排放设施的不同程度破坏,饮用水安全性降低,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食品污染:包括食品原料、生产过程、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污染,援助食品的质量不能保证,常可导致较大范围的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媒介生物滋生:主要包括蚊虫、蝇类、鼠类大量滋生繁殖,灾区内人群暴露机会增多。易感人群的影响:人群转移过程中,一方面使传染源转移到非流行区,另一方面使易感人群进入流行区,极易导致疾病的流行;居住环境卫生状况差,簇集聚居易于传染病的发生;灾区群众的营养状况差,免疫力下降,潜伏感染的一些疾病易出现临床症状。注:本表格内容翻译自《Infectiousdiseasesfollowingnaturaldisasters: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AntiInfect.Ther.10(1),95–104(2012)洪灾后常见传染性疾病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肠道感染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热带地区全年病,我国以春秋季为流行季节,高峰期为7~8月。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表现为剧烈腹泻(便量大,可呈米泔水样)、呕吐、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循环衰竭等。治疗原则: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预防: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作好疫源检索;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确保用水安全;3.提高人群免疫力。基本病理特征: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肿胀、坏死与溃疡形成等病变为著。临床特征: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首选第三代喹诺酮类或者第三代头孢菌素。伤寒细菌性痢疾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药物。预防:采用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同时做好传染源的管理。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甲型及戊型肝炎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治疗:抗流感病毒治疗:金刚烷胺、奥司他韦预防:控制传染源,避免集体活动,接种疫苗麻疹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卡他症状及眼结合膜炎,特征性表现为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治疗: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对易感者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其免疫力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可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分4类: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传染源:患者和带疟原虫者。传播途径: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在我国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各型疟疾之间无交叉免疫性。疟疾日本血吸虫病临床表现:急性期有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肝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大或慢性腹泻为主;晚期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巨脾与腹水等。治疗:吡喹酮是目前最有效的药物预防:控制传染源;消灭钉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严禁在疫水中游泳、戏水。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特征:早期为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为各脏器损害和功能障碍,后期为各种变态反应性后发症,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弥漫性出血,危及生命。基本病变是毛细血管的感染中毒性损伤,主要损伤的脏器为肺、肝、肾、肌肉、脑和脑膜。治疗:青霉素是治疗钩体病的首选药物。预防:灭鼠、管理好猪、犬和预防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理改变:血管病变,神经细胞病变,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软化灶形成。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病死率高。治疗:降温、止抽、防止呼衰。预防:防蚊、灭蚊、预防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主要分布于亚洲,四季均可发病,但有高峰季节,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高。病理改变: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表现:三大主征,五期经过。治疗:三早一就,把好五关。预防:防鼠灭鼠,预防接种。体表接触性疾病破伤风治疗: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伤口处理:应彻底清除伤口异物和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引流病灶;伤口应敞口而不包扎,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或反复冲洗伤口。对较大、较深、感染严重的伤口,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