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洪涝灾害对食品卫生的影响三、食品供给来源扩大,污染环节增多洪涝灾害会收到国内、国外的大量救援食品,由于食品来源渠道广泛,食品包装不同,储运时间长短不一,一些外援食品远距离运输常致食品变质四、灾区饮食环境恶化搬迁的灾民临时栖居他处,环境条件拥挤恶劣,缺食物来源,少燃料、少烹任用具和安全用水。抗洪救灾人员堵口复堤劳动强度大、精神紧张、缺乏劳动程序,常夜以继日,饱一顿,饿一顿,送来食品随手进食,甚至在大雨淋漓中进食,这样的恶劣的饮食环境存在着食源性疾病的诱发因素。灾区饮食安全要点一般灾民饮食安全要点5.受过水浸的已经加工成米、面粉等的粮食制品,不应再供食用。6.受水浸的叶菜类和根茎类农产品,可用清水反复浸洗多次后供食。但如有工厂毒物污染可疑时,应先经抽样作毒物检验。7.受水浸的冷藏、腌藏、干藏的畜禽肉和鱼虾,如未变质又无毒物污染可疑的可经清洗后及时供食,不应继续贮存。8.喝清洁的饮用水,生水应烧开后饮用;9.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10.制作食品前将原料用清洁的水清洗干净,不使用污水清洗瓜果、蔬菜;11.制作食品要烧熟煮透;12.生熟食品要分开制作放置,制作时不共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13.饭菜应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剩余饭菜要及时冷藏,食前确保没有变质,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14.不吃来源不明、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包装破损的或超出保质期的包装食品;15.不自行采食野生蘑菇和其他野菜,不生吃动物性食品;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容器盛装食品,炊具和餐饮具应彻底洗刷干净、消毒后再使用;16.盛装食品的餐盘、碗筷用后要彻底清洗和消毒并保洁存放;17.存放吃剩的或没有包装的食物,要注意防潮、防鼠、防蝇、防虫;18.食用包装食品时,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集体供餐食品安全要点4.炊事员应当由健康人员担任,手上有破损、化脓性伤口的人不能担任炊事员;5.制作食品前将原料用清洁的水清洗干净;6.生熟食品要分开制作放置,制作时不共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7.制作食品要烧熟煮透;8.制作食品的场所要及时清扫,保持清洁,容器餐饮具要清洗消毒,保洁存放;9.做好的饭菜应尽快食用,熟食在室温下不要长时间存放;10.烹调后的食品如需运输,应使用密闭清洁的容器。可以利用的食物2、桶装的啤酒、酱油、食醋等:可通过清洗剂彻底刷洗表面后利用,但应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发生泄漏。3、没有受到洪水影响或影响不大的食物:如其外包装和固有感官性状基本未变,经抽样检验合格后可供食用。受灾后的食物处理洪涝灾害常见的食源性及营养性疾病1、细菌性食物中毒一方面是食品腐败变质或受到污染的机率增加。另一方面往往由于灾区食物匮管,灾民营养水平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经验证明灾害可成倍地增加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洪涝中常见致病菌2、化学性食物中毒由于洪水淹没了仓库、车间和农田,其中储存的农药、化肥和各种化学原料、药品受到洪水的浸泡、冲淋和溶解,从而污染附近的环境、器皿和食物,食用污染的食物有可能发生食物中毒。虽然洪水的稀释度是很大的,但在局部地点,特别是内涝水浸泡的流动小,范围局限,如遇农药容器破损或泄露,危险性更大。三、霉麦中毒霉变粮食中毒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但洪涝灾害具有粮食霉变更广泛的条件。水分活性是霉菌生长、繁殖的先决条件,洪涝灾害是水的世界,环境中充满着潮湿和水分,淹没、浸泡或受潮过的粮食和其它食品都有足够条件引起毒变。灾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1、提倡采用煮、炖、烧等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式,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尽量不吃剩菜剩饭,或在确定未变质的情况下彻底加热后再食用。2、加强卫生宣传,防止发生因误食一些类似盐、糖等的化学药品而造成食物中毒。3、加强卫生宣传,防止发生因误食毒蘑菇等有毒动植物而造成的食物中毒。教育群众不要食用淹死及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不要食用杯水浸泡过的直接入口食品。4、防止农药、化学药品对食品的污染:调查粮库、农药库的受灾情况及灾民家庭农药存放地点及包装破损情况。一旦发现可能污染源,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作出明显标记,以防发生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处理措施抢救病人原则:1、排毒(催吐、洗胃、导泻、灌肠)2、对症治疗3、特效药物4、支持疗法中毒食物的处理灾区食品安全工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