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最后总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数学最后总复习提纲.doc

高三数学最后总复习提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数学最后复习及考试策略函定义域值域数单调性(复合函数:同性为增,异性为减)奇偶性,反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值域(最值)的求法1)。配方法:所给的函数是二次函数时或可化为二次函数的复合函数。(2)别式法:可化为关于某变数为二次方程为分式函数或无理函数(3)不等式法:和或积为定值的各类一元或多元函数.以上方法不奏效时,可考虑:4)单调性法;5)参数法;6)三角代换法;7)图象法等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1)如在开区间(m,n)内方程f(x)=0有两个实数根,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有:其中f(x)=ax2+bx+c(a>0)(2)如在(m,n)内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则有图象的两种变换:平移:如y=f(x-a)(a>0)是y=f(x)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a个单位,y=f(x)+B(B>0)是y=f(x)的图象向上平移B个单位。对称:y=f(x)与y=(-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y=f(x)与y=-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要看“变量”起多大变化,而不是“角”变化多少,如将y=sin2x向左平移单位,得y=sin2(x+),而不是y=sin(2x+);将y=sin(x+)的横坐标压缩到原来的1/2倍得函数y=sin(2x+)而不是y=sin2(x+)。三角函数的周期,最值的求法:一般都要化为单名函数。如asinx+bcosx=sin(x+α)等其中|sinx|≤1斜三角形的问题,要注意两个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为定值反三角函数的图象以及几个公式:sin(arcsinx)=x,sin(arccosx)=等不等式2)解对数,指数不等式方法:同底法,换元法,转化法等证明:比较法,公式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换元法,判别式法,数学归纳法,放缩法等均值不等式:a2+b2>2ab等的应用数列-------等差(比)数列的几个公式和性质:如若m+n=p+q,则有am+an=ap+aq(am.an=ap.aq)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若是等差(比)数列时直接用公式,非之时可考虑以下方法:迭加法,累加法,猜想归纳法,或型如an+1=an+f(n),可作差相消求通项。型如an+1=an。f(n)的可作商相约。型如an+1=pan+q(p,q为常数),可转化为等比数列再求之。型如an+1=dan/(pan+q),可取倒数转化为上型an+1=pan+q(p,q为常数)。最重要的一个公式:a1=s1an=Sn-Sn-1n>1数列的求和:1)倒序相加求和法;2)错位相减求和法;3)裂项相消求和法;4)猜想证明求和法等等排列组合,公式二项式定理:(a+b)n=yY圆锥曲线AXaXABBB注意“设而不求”技巧弦AB=二次曲线求最值的方法:(1)代数法:列出函数式,利用“配方法,判别式法,不等式法”等代数方法求解。(2)几何法:利用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图象求解。立体几何:角——无论是线面角还是异面直线角或面面角,都要先说清楚它们的具体位置,若是面面角还可考虑用面积射影法求之。即:找(作)——证——求距离问题——若是四面体可考虑用等体积法临考策略总原则用一切手段,提高得分考试时间的分配策略:不要为了抢时间把能拿到手的分丢掉,把抢来的时间用在得不到分的地方是得不偿失的。在时间得分不利的地方,不一定非拿满分不可。确保初战必胜,静下心来,做好前面的题,开始的成功会使你平静下来,发挥水平。解题的策略顺序答题与先易后难相结合,顺序答题,遇到难题跳过去,做下一道;当你顺利做出了几道题后,必理状态稳定了,精力也投进去了,再翻回去做难题,也许会发觉它们其实不难。不要放弃选择题,猜一个填上也好。不要轻易放弃最后1~2道题,因为难度不一定大,这两题不一定非拿满分。遇到困难时的处置策略再读一次题!前面的解题步骤是否有错。有没有其它方法,是否非如此不可?确定是解到底还是放弃?遇到较熟悉的问题而又发生困难时,不要一味地回忆,而应当作一全新的问题来解决它。数学应试技巧一、提前进入“角色”高考前一个晚上睡足八个小时,早晨吃好清淡早餐,按清单带齐一切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区,一方面可以消除新异刺激,稳定情绪,从容进场,另一方面也留有时间提前进入“角色”——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数学活动,进入单一的数学情境。如:1.清点一下用具是否带全(笔、橡皮、作图工具、身分证、准考证等)。2.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3.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结论。4.互问互答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一些经验表明,“过电影”的成功顺利,互问互答的愉快轻松,不仅能够转移考前的恐惧,而且有利于把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二、精神要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