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音乐游戏:喜洋洋与灰太郎(课例解读)(本课程为优质课,有配套视频,完整教案。)设计意图:1、从幼儿年龄特点入手进行活动设计:小班孩子爱玩、好动、好模仿、注意时间短,喜欢做游戏,倾听习惯相对较弱,因此音乐游戏《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环节设计以“动”为主,试图通过音乐游戏的手段,让孩子们在听听、讲讲、玩玩装扮模仿自己喜爱的动物明星的游戏情景中学习。2、小班教学的游戏化、情景化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们的热点——风靡全国的动画系列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入手进行设计的这一活动,根据孩子对“喜羊羊”“灰太狼”这些动物明星的喜爱和小班年龄孩子们对其故事情节的相关经验设计而成,深受小朋友喜爱。活动目标:在听辨欢快和低沉的两段不同形象特征音乐的过程中,尝试跟着音乐用简单的动作进行游戏,体验与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重点:听辨欢快和低沉的两段不同形象特征音乐,乐意跟着音乐用简单的动作进行游戏。难点:音乐变化时能倾听到得不同形象特征的音乐,迅速地反应是“狼”“羊”还是“警报声”,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躲藏或游戏。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录音机及伴奏磁带、《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主要动物明星胸饰。2、认知准备:幼儿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熟悉其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3、情景布置:草丛、大树、山洞等可供幼儿躲藏。活动过程:一、幼儿自选喜欢角色的胸饰,装扮《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各种角色,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的意愿和兴趣。关键提问:你是谁?***最喜欢干什么?二、幼儿尝试跟着**︱***︱的音乐节奏互相介绍自己。三、幼儿听辨两种不同形象特征的音乐。1、第一遍完整欣赏:关键提问:你觉得谁来过了?还有谁也来过了?(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过渡:谁先来的?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听到羊来了或者狼来了,马上告诉大家。2、第二遍分段欣赏:听辩狼和羊的不同音乐。?倾听A段音乐后的关键提问:是谁来了?你怎么知道的?(辅助提问:这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接着听音乐变了告诉大家。?听赏AB间的间奏“警报声”后提问:音乐变了吗?听到这段音乐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小结:原来音乐变了就是告诉我们,狼来了,小羊要赶快躲起来。小羊你们躲到哪里去??倾听B段关键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听上去感觉怎么样?狼在干什么?狼来抓羊了,小羊怎么做不会被狼捉到?小结游戏规则:一听到羊的音乐,小羊就可以出来玩了,音乐变了,小羊就赶快躲起来;灰太狼也要仔细听音乐,听到灰太狼的脚步声,才能出来抓羊。大家都听音乐,我们的游戏才玩得开心。四、音乐游戏《喜羊羊与灰太狼》1、第一遍游戏:幼儿在教师帮助下尝试玩游戏。重点关注:第一遍游戏后师生交流游戏中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分享游戏的快乐。关键提问:有没有小羊被抓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不让狼捉住?小结:小羊耳朵灵,所以没有被灰太狼捉到。这次游戏是我在提醒你们的,第二遍自己听音乐做游戏。2、第二遍游戏:幼儿尝试自己听音乐玩游戏。小结:我们自己听音乐也能玩得很开心。3、第三遍游戏:根据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再听音乐玩一次或尝试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结束:喜羊羊灰太狼,让我们听着音乐到花园里去运动一下吧!另附:《喜羊羊和灰太狼太郎》音乐简谱I=G节选于动画片的音乐A段(高音区)钢琴欢快地演奏出小羊们快乐玩耍的音乐。35.525.5︱35.525.5︱0ⅰⅰ.ⅰⅰ.753︱5———︱0ⅰⅰ.ⅰⅰ.753︱52——︱03333216︱42——︱077.77.ⅰ2︱1———‖(信号音乐“警报声”)**.***.*︱5——5‖B段(底音区)钢琴用低沉缓慢的声音演奏出灰太狼、红太郎的脚步声。35.525.5︱35.525.5︱1—3—︱1———‖A段(高音区)钢琴轻快地演奏出小羊们快乐玩耍的音乐。45.525.5︱35.525.5︱0ⅰⅰ.ⅰⅰ.753︱5———︱0ⅰⅰ.ⅰⅰ.753︱52——︱03333216︱42——︱077.77.ⅰ2︱1———‖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