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内部控制测试与控制风险评估第一节概述一、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一、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一、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一、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二、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目标(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国际审计准则的定义: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s),是指管理当局为了确保以有序和有效的方式实现其管理目标,包括遵循管理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防范和发现错误与舞弊、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及时编制可信的财务信息而制定和实施的管理政策和控制程序。我国审计准则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最初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内部牵制。现逐渐发展成为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构成的内部控制制度(internalcontrolsystem)。(二)内部控制的目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审计人员关心、研究与评价内部控制,只是为了在保证执业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最终是为了确定在哪些方面可以信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在哪些方面不应信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而应当实施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以便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实现下列四大管理目标:(1)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2)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3)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4)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与会计系统有关的内部控制,其设计和运行一般应当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2.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3.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4.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第二节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形式一、内部控制的内容二、内部控制的分类(一)内部控制按要素分类三大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二)内部控制按工作内容分类管理控制是指为保证经营决策正确、有效地贯彻执行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制定和实施的有关行政和业务管理方面的政策与程序。会计控制是指为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真实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有效而制定和实施的有关会计业务及相关业务的政策与程序。(三)内部控制按控制目标分类1.财产物资控制2.会计资料控制3.经营决策控制4.经济效益控制(四)内部控制按控制方式分类1.预防性控制2.察觉性控制三、内部控制要素(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多种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被审计单位特定控制程序的有效性。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的主要因素包括:1.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企业管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极大影响控制环境的方面:(1)管理当局对待经营风险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2)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3)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2.组织结构和权力、职责的划分方法组织结构是指企业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的整体框架。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组织结构的要素一般包括:组织单位的存在形式和性质;各个组成部分的管理、经营职能;隶属关系和报告程序;组织内部职责和权利的划分方式。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指管理当局制定和实施的各种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职能、人事聘用政策与实务等。管理控制方法是管理当局对其他人的授权使用情况直接控制和对整个企业的活动实行监督的方法的总称,包括经营计划、预算、预测、利润计划、责任会计等。(二)会计系统(制度)会计系统(制度)是指被审计单位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交易和事项的财务信息系统。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1.确认并记录一切真实的交易和事项;2.及时对各项交易和事项进行适当的分类,作为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3.将各项交易和事项按适当的货币价值计价,以便列入会计报表;4.确定交易和事项发生的日期,以便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5.在会计报表中适当地表达交易和事项以及披露相关内容。(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管理目标而制定的除控制环境以外的各项政策和程序。控制程序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交易授权保证每笔交易或每项业务活动都经过适当授权。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之分。2.职责划分是指对某交易涉及的各项职责进行合理划分,使每一个人的工作能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主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