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第七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 第七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pdf

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第七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艺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这几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同时给予了学生人生的启迪。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文言文二则》中选入了两个故事:《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故事一说音乐艺术的高雅境界,一说名画作品也有瑕疵,都与艺术相关。《月光曲》讲了贝多芬创作名曲的一个传说,让我们领略了大音乐家“音乐为大众服务”的高尚情怀。《京剧趣谈》一文分“马鞭”和“亮相”两部分讲了京剧的艺术特色。每篇课文中都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伯牙鼓琴》中俞伯牙的琴声让钟子期想到了高山流水,我们的耳边仿佛也想起了那优美的琴声;《月光曲》中贝多芬在月光下弹奏的第二首曲子让穷兄妹俩看到了异常美丽逼真的景象。《京剧趣谈》中马鞭的运用和双方战斗时的突然静止与耍杂技场面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各种艺术形式带给大家的美感。习作内容紧扣单元学习内容,先从课文阅读中感受艺术之美,进而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在学习艺术或技能方面的感悟。如何将艺术之美写得具体可感,《月光曲》和《京剧趣谈》等课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二、学情分析1.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艺术之美。学习文言文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伯牙鼓琴》时,在读中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交流对“知音”的感受和体会。安排学生聆听《高山流水》,欣赏浑厚、流畅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拓展交流古今中外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月光曲》叙事简练,景物描写优美动人,采用朗读的方式,体会音乐给人带来的画面感;《京剧趣谈》主要介绍京剧知识,但语言平易近人,轻松幽默,以默读为主。教学中,要学习课文是怎样在叙事中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看到的、听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并用语言文字把无形的艺术写得形象十足的。2.关注人文主题。这几篇文章意在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绘画、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接受美的熏陶,培养高雅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趣味。这些内容既有情趣,又有理趣,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还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知识,培养能力。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丰富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滋养自己。三、课时安排《21文言文二则》(伯牙琴鼓、书戴嵩画牛)2课时《22月光曲》2课时《11*京剧趣谈》1课时口语交际:聊聊书法1课时习作七:我的拿手好戏2课时语文园地六2课时21.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哉”、“巍”、“轴”、“曝”等生字。2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背诵《伯牙鼓琴》。3.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懂得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述《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教学难点:1.感受伯牙、锺子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了解中国“知音”文化。2.体会“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根据注释、工具书理解重点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述故事。3.感受伯牙、锺子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了解中国“知音”文化。一、课前谈话、题导入1.师:友谊一直是人生水恒的话题。李白曾说,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更的海内存知己,天图若比邻”翻开词典,你会发现很多有关友谊的成语,谁能说一说?预设:形影不离难舍难分情意相投......相见恨晚出示:相见恨晚心心相印一见如故一见倾心情同骨肉忘年之交意气相投良师益友指名领读2.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千古流传,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的文言文《伯牙鼓琴)。(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4.师范读,生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指导:巍巍乎/若/太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