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3篇2024.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3篇2024.pdf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3篇2024.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按平长仄短的规律来读诗、吟诗、舞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2、通过赏读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积累有关送别诗句,并尝试运用。【教学过程】一、引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王维的诗。1、板书课题,简介王维。2、释题:谁送谁?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示图理解:渭城、阳关、安西。正确读题。二、读诗1、师范读:教学平仄规律。2、生自读诗文:交流质疑:师生按照平仄规律边读边体会诗文含义,重点理解:浥、更尽、故人。3、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欣赏:随机体会诗情:师:当你静静地聆听的时候,你们看到──渭城的柳色──渭城的空气──渭城的客舍──渭城的朋友──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师:可是,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清晨,好朋友元二就要出使安西了。4、同学们,当时阳关以西(出示课件)是无尽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这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师:西出阳关无故人。元二要经历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这一路上,陪伴他的只有这满眼的荒漠,满目的戈壁。身为好友的你,在这离别的时刻,还想对元二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师:所以,在这分别的时刻,该怎样读呀?(师生配乐朗读。)5、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喝下这杯酒了吗?可我分明感觉到这酒里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这一杯酒够不够?那就──师生:再来一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喝完这一杯,元二该启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送他一程吧。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生共读(配乐):《送元二使安西》。三、唱诗王维读着读着,情到深处,便轻轻地唱了起来。师生清唱,体会诗情。四、吟诗1、半读半唱叫作吟。2、师示范。3、生跟学吟。五、舞诗吟之不足则舞之。生学习手语。师生边吟边舞。六、拓展,深化诗情同学们,元二走了,出使到遥远的安西。王维也曾一度奉使出塞。他会有怎样的想念呢?自古至今,有了情,文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有了情,人间才有了万古不朽的诗篇。分别是伤感的,但因为有了你们,一群真正的朋友,我不再伤感,因为我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第【2】篇〗课堂开始,张老师先让学生回顾学过的送别诗,学生列举出《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之后导入新课。一、解题师:谁送谁?生:王维送元二。师:元二他就是姓元名二吗?(评析:师在此处补充古时对人称呼时在家排行老几,常常是在姓氏后加上几。)师:元二要去哪儿?生:安西。师:“使”什么意思?生:“使”就是去。师:他是去游玩吗?可以不去吗?生:不是。师:元二是奉皇帝的命令到安西去做官,管理安西的,他是带着一定使命去的,所以在这里用“使”,而不能用“去”。(评析:解题时,教师不直接给学生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说,在遇到难点时,教师加上补充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有助于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二、读通读准让学生自读古诗,说说哪些字容易读错。生:“舍”,在这里读“sh”。师:你能说说什么时候用“sh”什么时候用“sh”吗?生:好像在说住的房子时用“sh”,在说舍不得时用“sh”。师:你的解释棒极了。师:古人读诗是非常有讲究的,他们讲究平仄,咱们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并且平长仄短。(师在黑板上标出平仄)请大家尝试用平仄规律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出平仄。师伴乐诵读,为生做示范。(评析:让学生自己去找易读错的地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要比直接获得知识记得更牢,同时,此处为学生拓宽平仄的古诗常识,为学生今后学好古诗,读好古诗奠定基础。)三、理解诗句师:简介王维生平,其中苏轼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如果请你为本诗配图,你要画上什么?为什么要画上这些?生:我要画上柳树,因为古诗中第二句说“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柳叶还要画成新绿色师:你说得很有道理。古人在送别时有个习惯,那就是折柳枝,因为“柳”谐音“留”,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古诗中写有折柳枝的诗句有“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