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2.1.2会计科目的分类银行会计科目按其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划分为表内和表外两大类型。1.表内科目表内科目是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内的,用来核算直接关系到银行资金实际增减变化情况的科目。这一类科目要求按复式记账法下的借贷(jièdài)记账法进行核算,使用统一货币量度,并要求借贷(jièdài)平衡。表内科目按资金的性质和持有目的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科目。2.表外科目(kēmù)表外科目(kēmù)是不纳入资产负债表内的,用来反映并不涉及或尚未涉及银行资金增减变化情况但又发生了权责关系,或用以反映和控制银行重要业务事项及数字资料的会计科目(kēmù)。记账时采用单式记账法,增加记“收”,减少记“付”。表外科目(kēmù)采用单式记账法,不完全用货币量度,也不要求平衡。2.1.3会计科目的名称(míngchēng)2.1.4会计科目运用的有关要求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范(guīfàn),对银行运用会计科目提出以下要求:(1)银行应按规定对会计科目编号。(2)银行应按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3)银行应按规定填写会计科目名称。(4)银行应按会计科目编制不同的账号。2.2记账方法2.2.1记账方法的沿革记账方法是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重要内容。它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运用一定的符号,按照会计科目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整理、分类和登记账簿的一种专门(zhuānmén)方法。2.2.2单式记账法所谓单式记账方法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变化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以现金或人欠、欠人为中心的一种记账方法。2.2.3复式记账法所谓复式记账法是以复式记账原理为依据,对每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由于复式记账原理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国银行曾采用过资金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等多种复式记账法,而借贷记账法是目前(mùqián)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通用的一种复式记账法。1.资金收付记账法(了解)资金收付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是以资金为主体,以收付作为记账符号,以“有收必有付,收付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并采用“资金来源总额=资金运用总额”为平衡等式进行试算平衡的记账方法。2.借贷记账法(了解)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作为理论依据及平衡公式,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来记录和反映会计要素(yàosù)增减变动和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1)记账符号及方向(fāngxiàng)。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并把每个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如表2-2所示:(2)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也称为会计方程式。即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权益)。(3)记账规则。记账规则,是记账规律的高度概括。“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是复式记账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中的具体运用。2.2.4复式记账法的试算平衡试算平衡,就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公式为依据,并运用“试算平衡表”,为平衡工具来检查和平衡账务的方法1.试算平衡表的概念试算平衡表是反映(fǎnyìng)银行各一级科目余额和发生额情况的报表。2.试算平衡表的编制试算平衡表根据各一级科目的余额和发生额情况直接编制而成。试算平衡表的基本平衡关系。①期初借方余额(贷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余额(贷方);②期初借方余额合计(héjì)=期初贷方余额合计(héjì);③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héjì)=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héjì);④期末借方余额合计(héjì)=期末贷方余额合计(héjì);⑤表内有关会计科目的平衡关系。3.试算平衡表的格式试算平衡表由表内科目、表外科目和补充资料三部分组成(zǔchénɡ),每一部分又分为横向栏和纵向栏。2.3会计凭证2.3.1会计凭证的意义(yìyì)会计凭证一般(yībān)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按凭证的使用范围分类2.3.3会计凭证的基本(jīběn)内容及特征2.3.4会计凭证的处理(chǔlǐ)1.会计凭证的编制编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是办理收付和记账的根据。所以(suǒyǐ)编制会计凭证,必须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内容真实,字迹清楚。2.会计凭证的审核审核会计凭证是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的重要手段。银行在受理会计凭证时,应认真审查凭证的真实(zhēnshí)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审核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是否应为本行受理的凭证;②凭证种类是否正确,基本要素、联数及附件是否完整齐全,是否超过了有效期限;③账号与户名是否相符;④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字迹有无涂改;⑤印鉴、密押是否真实(zhēnshí)齐全;⑥支付金额是否超过存款余额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