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病原体流行期间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多重病原体流行期间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pdf

《多重病原体流行期间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多重病原体流行期间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1流行病学2023年冬季,门急诊流感样病例(ILI)中常见的病原体为流感病毒(甲型H1N1、甲型H3N2、B型Victoria系、B型Yamagata系、其他亚型)、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及副流感病毒;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中常见的病原体依次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及腺病毒;肺炎链球菌是常见的共感染病原体,常见的混合感染情况为甲型H3N2流感病毒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从人群分布看,幼儿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其次是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儿童常见的是流感病毒,其次是腺病毒、肺炎支原体和鼻病毒;成人常见的是流感病毒;60岁及以上病例常见的是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2病原学特征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本节对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简单作一介绍。2.1流感病毒目前,在人类中传播的甲型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甲型H3N2和H1N1流感病毒。2.2新冠病毒目前本土病例中监测到的流行变异株主要为奥密克戎(Omicron)XBB亚型。JN.1是Omicron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有较强传播优势,该变异株于2023年8月25日在欧洲首次监测到,2023年11月以来,JN.1逐步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毒株。2.3呼吸道合胞病毒2.4肺炎支原体3临床特点3.1临床表现3.1.1流感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可达到39°C以上;多伴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和头痛;感疲劳。可伴干咳或咳痰,局部可有咽痛,伴鼻塞、流涕及打喷嚏;恶心和呕吐少见。3.1.2新冠病毒感染Omicron毒株流行以来主要为无症状或轻症为主,出现临床表现的患者常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及肌痛等,部分患者出现味觉、嗅觉异常或丧失。高龄、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存在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3.1.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好发于儿童,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及咽痛等,持续时间一般为7~10d。也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如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少数患者可出现腹泻、皮疹及结膜炎等。3.1.4支原体感染多见干咳,痰量较少,黏稠。发热多在38℃以上,可伴有头痛、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咽痛及胸痛等症状,病程相对较长;少数患者持续高热,病情进展可有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伴有肺内肺外并发症,出现头痛、心悸及腰痛等各系统损伤表现。3.1.5其他感染腺病毒多见于儿童或免疫缺陷人群,常导致肺段肺叶的实变,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甚至呼吸窘迫;合并肺外表现,如结膜炎、心肌炎、中毒性脑炎及肝功能受损不少见。冠状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是健康人群常见的上呼吸道定植微生物,致病性感染多发生于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多表现为咳嗽、咽痛及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患者可累及肺部导致病毒性肺炎。3.1.6混合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器官移植、血液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等。基于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技术获得的多重病原体结果,需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明确主要致病原,排除呼吸道定植/污染微生物。推荐意见1:建议门诊关注咳嗽、咽痛、鼻塞及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同时关注头痛、心悸、腰痛、腹泻及嗅味觉异常等对并发症有提示意义的症状。3.2影像学表现推荐意见2:持续3d体温>39℃、咯血、胸痛患者,以及治疗效果不佳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高龄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需完善肺部CT检查。3.3肺外并发症3.3.1中耳炎3.3.2心肌炎3.3.3脑炎3.3.4胃肠炎3.3.5Reyes综合症3.3.6皮疹推荐意见3:合并胸闷、心悸等症状建议检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心电图等;合并头痛、意识改变时建议头颅影像学、脑电图、腰穿等检查;出现皮疹等呼吸系统以外临床表现时建议相关学科会诊。4病原学检测4.1标本采集4.2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技术4.2.1培养及分离4.2.2核酸检测4.2.3血清学检测推荐意见4:核酸检测具有快速,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优点,临床上广泛应用;胶体金抗原检测耗时短,操作简便,适合自检或门诊快速检测;病原体IgM、IgG检查疾病早期有假阴性可能,近期IgM转阳或4倍以上IgG升高是病原学诊断的有效补充。5辅助检查推荐意见5:重症患者,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老年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建议完善血常规、CRP、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