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什么是STS教育STS教育的由来与发展我国理科教育和STS教育中国的STS教育研究急待研究的问题常初芳二、什么是STS教育显然,STS教育在西方国家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样,在西方国家,STS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科学哲学的影响。(一)科学(science)指自然科学。由分科到综合,分科、综合并进,自然科学处在向高、精、尖全面迅猛发展的态势中。科学不只是通过它的理论,更是通过它的应用,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并在社会生活中普及。随着起源于科学的技术的不断革新,科学已经积累并逐步普及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理科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通常,以科学发现者的认识过程为范例,运用基本的事实及其变化,经过一定的逻辑(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并推理)过程,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理科教育的传统侧重在教师的教,传授前人的认识结论,学生只要认真地学,并且理解(明白前人的认识结论),也就够了,教学活动似乎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目的在于认同于认识结论。“理”重于自然界。自然界,作为事实只是为了导入于“理”,只是“理”的“实例”。现代科学观点把科学视为一种不断前进和自我矫正的对于大自然的探究过程。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科学探究的结果。学校的科学教育也应侧重在科学的探索活动和研究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可领悟到科学概念的物质力量。因此。STS教育中的“科学”,不只是静态的科学结论,而且包含动态的科学过程。在科学探索过程中还需要正确的科学态度(将自己的思维严格地服从于自然界,既不先入为主,也不主观臆断),顽强的科学精神(客观事实的辨认和界定),还要有先进的科学方法(包括正确的逻辑判断和推理)和正确的世界观(不是主观主义,也不是形而上学)。现代科学观点的教学同传统教学的区别也许只是一字之差;变“学”科学为“做”科学。认识主体的学生直接面对认识客观的自然界;自然界在青少年一代的认识活动中得到了应该得到的重要地位。青少年也因为认识客体棗大自然的实际存在而成为真正的认识主体。STS教育要求学生的认识过程更接近科学发现者认识过程的原型。(二)技术(technology)技术是客观的物质手段与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结合的产物。理科教育中的实验工具、器材等是现代技术的雏形。传统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实验工具、器材的技能、技巧是完全正确的;忽视这种技能、技巧的培训,只是记述背诵科学结论是十分错误的。即使如此,在理科教育中,技术只占很不重要的地位,并没有放到客观认识对象的重要位置上。当今,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已经组成动态系统,成为第一生产力。技术在科学与社会之间起桥梁作用,并把不同的学科综合起来。技术作为学校自然科学课题的重要部分。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每一门学科,并把这些学科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没有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能是不着边际的空话,虽然它是一句正确的重要的话语。因而,教育是科学技术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中介,那么,教育必须把技术同科学并列,作为重要的认识对象。通过改革教育使青少年一代对技术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学会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了解新技术的作用等,从而实现生产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道路。(本文摘自常初芳著《国际科技教育进展》第114-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