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猫巷****傲柏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docx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2、记叙的详略处理3、对偶和排比教学难点:记叙的详略处理教学设想: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2、这首诗叙述评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读和背诵。教学课时:三课时课前准备:1、反复朗读课文。2、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花木兰》动画片片断:战场上骑兵千军万马,杀敌报国,喊声震天……——这是迪士尼公司特聘600多名动画大师历时四年才制作成功的动画巨片。——《花木兰》!由此可见《木兰诗》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并已蜚声海外了!二、作品简介:《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乐府:最早见于汉初,西汉是指“音乐机关”,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三、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机杼Zhù(织布梭子)可汗kèhán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èi(缰绳)燕山:yān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朔气Shu(北方)金柝tu(打更用的梆子)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四、听课文录音,全班朗读课文。(第一遍听,第二遍跟读,第三遍齐读)五、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六、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从对诗歌的诵读中体会本诗的思想感情。(1)学生分步朗诵,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感情,互评得失优劣,并讨论归纳朗诵技巧学生分层模仿朗诵师生讨论归纳朗诵注意点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语调轻语速缓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体现忧心忡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问者急切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答者沉稳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语速语调逐渐加快加高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由沉思到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由轻缓到重快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由轻缓到重急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既紧张又有序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暮”“不闻”“但闻”重读不闻爷娘唤女声,读出对亲人的眷念之情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悲壮豪迈的气氛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急促高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雄壮悲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赞赏功勋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从容辞官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渴望还乡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活泼欢快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前高后低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动词读得响亮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极力表现轻松欢快之情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惊叹与赞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充满喜剧氛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由轻到重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赞美自豪(2)再读欣赏:再听课文配乐朗诵,使学生在再次的比较欣赏中,体会录音中朗诵者高超的朗读技巧和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自由朗读,自己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全班配乐朗读。七、作业:(1)抄写全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检查朗读诗歌的情况。(抽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2)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诗意,有感情地朗读了诗歌,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二、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诗歌以时间为记叙顺序),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第一部分(1、2、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第三部分(5、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