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木兰诗》(鲁人版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反复通读课文,要读出诗的韵律。掌握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戎、市、赐、勋、朔、柝、策、可汗、鞍鞯、贴、火、惟、但。背诵这首诗,理解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认识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反复通读课文,要读出诗的韵律。掌握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戎、市、赐、勋、朔、柝、策、可汗、鞍鞯、帖、火、惟、但。背诵这首诗,理解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学探究自读课文,积累基础知识1、《木兰诗》选自()编写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2、掌握下列汉字的读音:机杼可汗鞍鞯辔头啾啾金柝云鬓溅溅朔气胡骑册勋傍地走赏赐扑朔雄雌铠甲红妆霍霍著我旧时裳3自读自译课文,重点掌握课下注释实虚词含义,同桌互查(二)整体把握:1试着概括每段的段意.2、翻译下列句的意思,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三)思考问题: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木兰凯旋,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本文叙事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并说说这样处理的作用。(1)决定替父从军()(2)征前准备,奔赴战场()(3)十年征战()(4)还朝辞官,家人团聚()作用:展示答疑:拓展延伸:你还能举出几个我国古代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一千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受人们的喜爱原因是什么?练习测评:1、《木兰诗》选自()编写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2、解释词语:军帖()点兵()戎机()关山()金柝()铁衣()帖花黄()扑朔()迷离()作业:背诵这首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背诵这首诗,理解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认识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学探究:(一)复习检查:1、同位互查掌握课下注释。2、互查课文背诵情况。(二)研读课文内容,讨论完成:1、文中表现战场苦寒的句子是:2、文中表现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3、木兰叹息的原因是:4、表现木兰替父从军缘由的关键句:5、写木兰代父从军,报效国家的句子:6、写木兰做出征前准备的句子:7、写征战险远,表现木兰跃马横戈,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的句子:8、写战斗频繁及战争长久英雄凯旋的句子:9、写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10、木兰英勇善战却鄙弃功名利禄显示她淳朴高深的品德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追求的句子:11、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具有传奇色彩的句子:12、用比喻对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进行热烈赞唱的句子:13、成语“扑朔迷离”出处的句子:(三)整体把握:1、木兰性格有哪些?2、你认为“著我旧时裳”的情节,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分析“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这两句的表达作用?第四段主要写什么?为什么要略写?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两组“旦辞。。。。。暮宿。。。。。”写出了: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展示答疑:拓展延伸:1、“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2、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评价?练习测评:有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是:意思是: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写木兰辞官不就,突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深品格的句子:写木兰充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写木兰一家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是:五、布置作业:完成《伴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