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九次(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云南省第九次(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doc

云南省第九次(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云南省第九次(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经本届评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根据《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条例》制定本细则。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检阅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激励我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研究和回答我国、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经云南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研究,决定从2005年7月8日开始启动,开展云南省第九次(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本次评奖活动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原则,重点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我省经济、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现实指导作用的优秀成果;突出对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决策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优秀成果及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视对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的研究,重视对建设通往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研究,重视对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确有价值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评奖活动将力求科学、客观、公正、公开,坚决抵制学术腐败。一、评奖范围1、从2004年1月1日起至2004年12月31日止,凡属我省作者在国内外报刊、出版社和广播电台、电视台公开发表和出版的社会科学学术性科研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古籍整理、工具书、科普读物、教材、译著等),以及省委、省政府刊印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均可参加评奖;在内部刊物刊出或内部出版的论著、调查报告,经有关单位推荐,也可参加申报评奖。2、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对策性调研成果(在规定时间内已通过验收),因不便公开发表,但又确已被实际工作部门采用,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成果,须有鉴定验收报告和地厅级及其以上部门的认可并出具书面证明方可申报评奖。3、由我省作者同省外作者合作,并以我省作者为主(主编、副主编或第一、二作者)的研究成果,也可参加评奖,但只向我省人员授奖。4、多人撰写汇集的论文集不能作为著作参评,其中的单篇论文可以作为论文申报评奖。5、凡已获其它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的成果,均不再纳入本次评奖范围。二、优秀成果的基本标准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方向正确。2、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富有新意,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3、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作用。4、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都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或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个方面给予科学的说明和理论阐述。具体要求是:(1)基础理论研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社会科学各学科、各专业内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提出了有创见性的新观点、新理论,包括填补本学科的空白。在某一理论问题上作了新的补充和进一步完善,或者在收集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对问题有新的说明。(2)应用研究(包括调查报告)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在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上有创建,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或意见、建议,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现实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决策有参考价值,收到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3)科普读物科学准确、生动具体、通俗易懂,发表和出版后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对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促进“三个文明”建设起积极推动作用。(4)工具书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和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的需要,综合有关数据、资料和科学知识,比较准确、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文字流畅、编排科学、检索方便,具有现实应用价值和长远的学术积累价值,出版后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有较好影响。(5)译著译著的内容对我国的“三个文明”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译文准确、通达,能表现原著的风格,发表后获得好评。(6)古籍整理尊重历史,准确可靠,缜密周到,起了补正残缺、钩沉拾遗的作用;注释简洁明了,方法科学,富有新意,发表后受到学术界的好评。三、组织领导及评奖机构根据《评奖条例》规定,评奖工作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负责成果评奖的组织实施工作。1、成立云南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简称省评委会)直接负责评奖工作。本届评委会经批准,由31人组成,设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11人,委员18人。2、省评委会设立评奖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社科联,由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办公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