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招生简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招生简章.doc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招生简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招生简章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School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977人。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34人,有硕士研究生学位以上的教师26人,60%的教师同时具有工程系列职称和注册执业资格,具有较好的学术水平和很强的实践能力,每年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学院制定了完整的教学管理文件,建立了本科教学质量体系。2006年,“结构工程”被确定为学校重点学科;2007年,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2010年工程管理专业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材料力学”和“施工组织”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学院的土木工程实践中心分为力学实验中心和工程结构实践中心,下设结构试验室(攀枝花市重点试验室)、力学实验室(校级实验示范中心)、土工实验室、建材实验室、CAD机房和施工工艺实训厂等六个分实验室。目前拥有包括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岩石三轴仪、万能试验机等在内的仪器设备总价值756万元,除常规力学实验、土工实验、建材实验外,还能进行大型构件与结构的静态实验、动态实验,中心实验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1人。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65人次、省市级奖励33人次,学生公开发表文章14篇,参与课题3项。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达90%,工程管理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达96%,首届建筑学专业一次性就业率100%。学院培养的学生以思想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欢迎。招生专业及学位名称土木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位)工程管理(本科学制四年管理学学位)建筑学(本科学制五年工学学位)城市规划(本科学制五年工学学位)建筑工程技术(专科学制三年)建筑经济管理(专科学制三年)咨询电话及网址咨询电话:0812—33736853371016网址:HYPERLINK"http://tmx.pzhu.edu.cn"http://tmx.pzhu.edu.cn土木工程(含房屋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工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与钢结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就业去向:毕业学生可在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房建、路桥施工、房地产开发、设计单位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建设管理、施工、设计、监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招生计划:理科100名工程管理(含投资造价、项目管理方向)(本科学制四年管理学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主干课程:工程项目管理、投资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法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技术经济学、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工程估价、统计学、运筹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分析与管理、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国际工程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工程索赔。就业去向:毕业学生可在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施工、设计单位从事工程成本控制,施工管理,建筑企业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等。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招生计划:理科90名建筑学(本科学制五年工学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建筑表现技法、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设计基础(Ⅰ-Ⅲ)、建筑设计(Ⅰ-Ⅵ)、城市规划、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热、光、声学)、建筑设备、古建筑测绘、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民用建筑设计理论、公共建筑设计理论等课程。就业去向:毕业学生可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大专院校建筑学院(系)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