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课的复习思路和方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课的复习思路和方法.doc

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课的复习思路和方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课的复习思路和方法按照2005年、2006年考试说明的要求,今年文科综合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仍是以现实问题立意,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特定材料和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关注我国社会发展与国情;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考查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文综测试的内容,并未脱离高中学生已具有的文科各单学科知识体系,而是以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为载体或背景,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在有限时间里,提高政治课复习效率,取得满意成绩既要明确考试方向,又要沉着应对,方法得当。一、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对高中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要熟悉准确掌握,做到“烂熟于心”(这也是高考考查的记忆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增加看书的遍数,提高复习的速度,二是做到节节有归纳,章章有总结,课课有体系,把所学知识形成立体的网络,以备需要时随时去搜索和采集。例如:高一《经济常识》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这样一个考点的把握,决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个相关知识要素的记忆,而应该找出这一知识点相关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环节,从总体上构建这一知识点的逻辑框架。首先,要准确理解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就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次,要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如:国防、消防、治安等公共消费是市场不能调节的;那些会对公民的身体健康、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带来损害的物品和行业是市场不可以调节的。二是市场本身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波动,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把市场调控这只“无形的手”和国家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有机结合。其次,在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纵向把握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在教材中的联系和渗透。此外,还要注意国家有关经济方面的新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通过对这些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就会形成对宏观调控知识的全方位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经济手段如第五课《财政与税收》中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或稳健的财政政策或从紧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中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中,国家实行相关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法律手段涉及第二课中的“市场经济特征”,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中“国家保护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中的“市场交易原则”、“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行政手段如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规章和条例等。再次,对这一知识点的具体运用。这就需要在有机把握以上内容的基础上,留意、关心一些近期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义务教育法》的修订、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的上调、药品安全问题、《反垄断法草案原则》的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国务院严厉查处新丰电厂事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重大税案查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这些都是国家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复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学生能以这样的思维去学习、把握教材,所掌握的知识就不会是零散的、平面的,从而大大提高我们的复习效果。二、热点问题宏观把握,微观切入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所以它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对于考生来说,既要灵活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要关心时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国际国内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等热点问题,要熟悉掌握其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引发的事件、导致的后果。如:对河南率先立法保护农民工权益的理论思考,背景材料:2006年7月21日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河南省进城务工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专门以地方性法规立法保护农民工权益这在全国还是首次。条例在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用工等方面,对农民工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使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有了法律保障。这是2007年备战高考必须掌握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农民工的权利、义务等规定,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政府尊重和保护人权,重视保护弱势群体所做出的努力和工作,其现实和深远意义,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清楚,这就是宏观把握。文综考试的特点不是考纯时政,而是从问题出发通过特定材料和情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