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摘要:本文通过揭示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产生的表面原因及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建设融资性担保体系的具体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体系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8-0245-02我国中小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解决就业、增加税收、产业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一直束缚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社会各界为此积极出谋划策,融资性担保被认为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虽然融资性担保机构被各界寄予厚望,但在前期调查阶段,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担保机构,深感当前担保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亟需进行整顿和规范。在调查中发现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注册资本金不实、投资高风险领域、违规收取客户保证金、风险管控机制不完善、风险准备金提取不足导致代偿能力弱等几个方面。一、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目前融资性担保体系尚未理顺,担保行业普遍缺乏正规的盈利途径。获取一定利润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整个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低下,风险和收益不均衡,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以致行业畸形发展。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目前担保机构盈利能力不足有以下两点原因:1.担保行业放大倍数有限根据测算,担保的放大倍数要达到4.7倍以上,方可保本,但目前担保行业平均担保放大倍数约为2-3倍。对担保机构而言,较低的担保放大倍数造成主营业务收入不足以支撑正常的运营,担保机构自身发展遇到困难。2.高风险与低收益的严重失衡目前,担保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为担保费收入和存款利息收入(或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收益)。实际在提取准备金后,扣除担保机构日常营运费用,即使在不发生代偿的情况下,担保机构也很难实现盈利。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各期存款利率较低,利息收入自然较少;可供投资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由于风险较低,产生的收益也较低。风险承担方面,目前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大部分担保机构不仅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同时要承担100%的担保风险,包括本金、利息及一切实现债权的费用,而银行则不承担风险敞口。由于缺乏银担风险共担、再担保等风险分散机制,一旦出现代偿风险,担保机构需承担全部损失。现实是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违约率相对较高,担保机构需承担较大的风险。表面上看,担保放大倍数有限、高风险与低收益的严重失衡是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过程中,银行利用强势地位,对担保机构的不公平待遇,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担保行业自身运作不规范造成的。担保行业现状的产生既有外部因素也有担保行业自身因素,具体如下:(1)监管体系建设滞后,不利于担保行业的规范化经营和有效监督1993年,我国第一家全国性担保机构成立。此后,与担保行业相关的部门包括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经贸委、税务总局、国务院办公厅等,都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促进担保行业的发展,但政出多门,一直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专职负责担保行业的体系建设和行业监管,直到2010年3月才由七部委联合出台了《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对融资性担保机构做了全方位的规范。(2)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代偿风险大担保行业的风险补偿机制主要包括再担保、政府补偿和风险准备金。目前,我国再担保市场尚不健全,对担保机构的政府补偿尚未形成长效机制,风险补偿的唯一途径只剩下担保机构自提风险准备金。但在担保行业盈利能力低下的现状下,相当多的担保机构计提不足,一旦出现大额赔付,整个公司就可能陷入困境,隐藏着很大的经营风险。(3)配套政策不到位,业务运作难目前我国现有的一些政策规定比较僵化,增加了担保机构开展业务的难度,制约了担保业务的有效开展。如我国部分地方规定土地不能抵押给担保机构等非银行主体;房管部门不予办理二手房再抵押等等。(4)征信系统建设滞后,信息渠道不畅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将担保机构与一般企业同等对待,担保机构的对外担保只显示在银行借款的企业信息,对个人的担保、非银行借款的担保等信息无法提供。另外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不对担保机构开放,担保机构缺乏了解受保人充分信息的渠道,不利于担保机构的业务开展。二、对建设融资性担保体系的建议当前担保行业各种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在于建立完善的融资性担保体系,理顺融资性担保体系的利益关系,强化担保行业的监管,使担保业务能正常地开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如何建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