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新人教版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新人教版1.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新人教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1桃花源记课题21桃花源记课型文言文、精读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积累作者及作品等相关常识,积累文言常用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记叙的顺序。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整体感知文言文的能力。情感态度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重点课文的诵读,整体感知与记叙顺序的梳理。难点各段内容的复述。教法引导诵读点拨教具多媒体第一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从“你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话题发言中导入本节,结合课下注释明确作者及代表作、生活时代,点拨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五柳先生传》。布置朗读课文一段,问题: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明确话题,自由发言,结合课下注释明确相关的常识,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二听读,点拨句读,结合课下注释明确本段中生词,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本段,点评,点出本段中写景的语句。引导概括,板书--武陵渔人发现桃源。朗读课文,明确重点词语的读音,个别复述,其余补充,共同概括本段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复述能力。三点拨古文中常用的省略现象--省主语、省宾语。组织朗读第二段,个别指导,点评学生的朗读,引导明确本段中写景的语句,组织齐读,用自己的话来描绘文听景象,引导概括本段,板书--进入桃源(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明确省略现象,朗读第二段,找出写景的语句,齐读,用自己的话来描绘文听景象,共同概括本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复述能力。四点拨第三段中的省略现象,布置自读课文,用原文来回答问题:村中人与渔人谈了哪些问题?个别指导朗读,点评发言,引导明确本段中揭示的内容--桃源人的身世(避秦时乱)及生活的态度(叹惋)。引导概括本段,板书关键词语--做客及辞去的经过。明确目标,自读课文,找出原文,个别朗读,找出关键词,共同概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复述与概括能力。五组织自由朗读与齐读课文4、5两段,明确两段的内容,点评发言,引导明确两次探访的未果。布置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记叙顺序,点拨明确--时间顺序。明确目标,自读课文,齐读,找出关键词,共同概括两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复述与概括能力。六课堂小结:本文的内容及顺序,布置课下作文:熟读课文,发挥想象,以现代人的身份访问桃源,会遇到什么?(鼓励用文言文来写作)明确本节的主要内容,明确作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写作的热情。板书设计21桃花源记一作者、时代、代表作、学过的课文。二课文1段:武陵渔人发现桃源。2段:进入桃源(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3段:做客及辞去的经过。4、5段:两访桃源。三记叙顺序:以行踪为线索,时间顺序。第二节教学目标知识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交通”、“鲜美”、等文言词语。归纳诵读课文前两段的内容。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情感态度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重点课文前两段内容的诵读翻译,了解桃源中的理想生活。难点课文中古今异义词的理解,第二段内容的翻译与诵读。教法引导探究诵读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点拨作业完成情况,组织齐读课文。导入第一段学习,问题导读: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点评发言,板书其中关键词。引导理解有关词语:“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行船,。“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异之”:异:对…感到奇怪。“复前行”前:名词-状语,向前组织诵读本段。齐读课文,明确问题,自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课下进行翻译,交流,共同明确,诵读本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及翻译能力。二组织学生研讨第二段,问题:1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引导朗读原文,点拨其中省略主语的情况,引导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翻译,点评学生的回答,组织诵读这几句。朗读第二段,自由回答相关的语句,结合课下注释明确语意,诵读这几句,当堂进行。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及翻译能力。三组织探究问题2: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组织学生用课文中语句来回答,结合课下注释来译出语句,点拨其中重点词语:“豁然开朗、交通”的古今词义;“黄发垂髫”使用修辞--借代。组织诵读与检查本段。明确问题,选出相关的语句,个别朗读、翻译,明确其中重点词语,诵读当堂检查。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及翻译能力。四课堂小结:本课前两段中重点词:1古今异义:A鲜美:B交通:2词类活用:A穷其林B甚异之C复前行当堂练习:轻巧夺冠91-92页:2题(1)-(4);7题(1)-(2);9-12题。点拨练习完成情况,个别指导。明确课文中重点词语,进行当堂练习。个别问题质疑。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喾,巩固本节内容。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1,2段(下一课时检查)2.记忆上课讲到的所有字词3.预习课文下一部分4.91页1、4(1)-(2)-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