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最新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最新精选.docx

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最新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既有利于深入理解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又为进一步学习机械效率打好了基础。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计算公式比较多,内容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学习意识比较淡漠,学习基础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很被动、计算能力比较差。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重点强调了相关内容,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准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提出猜想和假设到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2)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2、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2)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并可利用规律去解释自然现象。(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2)难点:①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②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五、教学资源准备:铁架台、烧杯、圆柱小物块、圆柱小木桶(与小物块体积相同)、溢水杯、弹簧测力计。六、教学方法:实验、猜想与推理,启发式教学,讨论法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1—F2;3、利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求得浮力:F浮=F下—F上。师生讨论:这三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第一种只适用于计算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第二种不适用于质量过大的物体,第三种不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既简单又普遍适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20xx年前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所以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板书:阿基米德原理)。二、进行新课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实验:实验一:每组分发一块大小相等的`橡皮泥(当众分发,增加可信度),给大家3—5分钟的时间,利用橡皮泥做一条小船,看哪一组的船装"货物"最多"货物"是规格相同的钉子。分组实验:(由于问题具有挑战性且贴近学生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各组成员分工协作,争先恐后,开始行动。有的用手捏,有的先用笔杆轧成"饼",再把四周折起,做成"船",做完后纷纷放入水中,投放"货物"。"……10、11、12……20……"。在这九个组中,有八个组"装货"在十个以上,有两个组在20枚钉子以上。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兴奋不已,继而每个同学却为自己的"小船"最终"沉没"而惋惜顿足。虽然老师还没有提出做船的目的,但事实上他们在做的过程中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装货更多?")实验二:请同学们拿出自备的空易拉罐,慢慢地压入水中,感受手掌受力变化。(教师示范表演)2、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前面的两个实验,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3、猜想与假设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两个实验作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正如课前预料,同学们纷纷作出反应)学生:底面积,因为把船底做大,"货物"装的才多;物体密度,有些物体在水中漂浮,有些物体则会沉底;液体密度,因为同一物体在水中可以沉底,在水银中则可以漂浮;浸入液体的深度,因为易拉罐越往下压,越费劲;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因为用粗细不同的易拉罐,压入水中相同的深度,用力大小不同。教师:(把各种猜想结果写在黑板上)我们今天着重研究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是否有关。(并引导学生取得共识)这就是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有什么关系?但是测量液体体积的量筒,对少量液体而言,误差是比较大的。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