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沌之死》《呆若木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宏硕****mo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浑沌之死》《呆若木鸡》教学设计.docx

《浑沌之死》《呆若木鸡》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浑沌之死》《呆若木鸡》教学设计《浑沌之死》《呆若木鸡》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2、体会课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2、难点:课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简介庄子与《庄子》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教学设计>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学习《浑沌之死》三、生字倏(shū):<书>极快地。如:倏地。沌(dùn):混(浑)沌。(1)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如:混沌初开。(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四、词语解释时:常常,时常。七窍: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五、结构分析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浑沌之死》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第1句):交代主人公,巧妙有趣。第二层(第2、3句):倏和忽打算报浑沌之恩,要为之开七窍。第三层(第4句):浑沌之死。六、课文翻译(略)七、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浑沌之死》?明确:庄子用“倏”和“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也就是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不能与万物自然相处。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真朴的自然之道。庄子认为顺应自然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不按照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这是最明显的启发。2、“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好心坏事,浑沌也因此丢了性命。这个哲理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明确:本文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但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首先我们不难想到一个哲学道理,即不按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也不难想到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生命的最高境界;面对日趋繁杂的物质化了的文化追求,我们也会深感崇尚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反对雕饰之美的必要性。(答案不必统一,提倡有新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八、布置作业把全文译成现代汉语。九、板书设计浑沌之死开端:浑沌待倏、忽甚善发展:倏忽为报恩,为开七窍结局:日凿一窍,七日浑沌死好心办坏事第二课时学习《呆若木鸡》一、复习旧课二、导入新课三、字词积累1、生字渻(shěng):古代人名用字。恃(shì):依赖;倚仗。如:有恃无恐。2、词语解释方:正。恃:凭着,依靠。犹:仍然。应:作出反应。响:声响,这里指鸡的啼叫。影:影子,指别的鸡走近来。疾视:怒目而视。无变:没有反应了。德:指精神。异:别的。应:应战。反走:转身逃跑。德:恩,恩情。         已: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四、结构分析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句):故事的开端——养斗鸡。第二部分(第2-5句):故事的一步步发展——斗鸡的变化过程。第三部分(第6句):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呆若木鸡,不战而屈人之兵。五、问题探究1、《呆若木鸡》如何理解?明确:庄子在该文中表现的根本思想与《浑沌之死》一样,都可归结到“恬淡无为”的政治主张,这些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批批判的,也是积极的;同时我们又从文中体味到: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便能百战不殆。由此可悟出人生的大道理:人们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2、纪渻子养的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明确: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3、你知道《庄子》中有哪些成语?明确:鹏程万里、呆若木鸡、朝三暮四、望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