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1、数学教学的核心是(C)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B)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A)要求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C)应用题的教学。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A)过程性目标的动词。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C)多样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9、学生的数学研究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B)富有个性的过程。10、“用数学”的含义是(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11、下列现象中,(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是确定的。12、《标准》安排了(B)个研究领域。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三维目标、过程性目标、多样评价、富有个性的过程、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地球天天都在转动是确定的、四个研究领域、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个阶段、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1、内容标准是衡量研究内容的标准。指标是内容标准的一部分。(X)2、数学研究应该具有教育价值,学生应该研究现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V)3、《标准》鼓励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以形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V)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ABCD)5、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研究领域。(ABCD)二、是非题1、内容标准是评估研究内容的标准。指标是内容标准的一部分。(X)2、数学研究应该具有教育价值,学生应该研究现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V)3、《标准》鼓励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以形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V)4、新课标强调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和结果。(X)5、《标准》鼓励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以满足多样化的研究需求。(V)6、数学研究的主要方式应该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V)7、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X)8、学生是数学研究的主人,应该主导研究过程。(V)9、数学研究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研究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V)10、数学研究评价应该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数学研究水平。(V)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研究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V)12、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V)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X)14、新课程从第三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X)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X)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V)17、合理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18、数学课程标准将“量与计量”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19、数学课程标准将“应用题”拆分到基本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20、经验是知识构建的基础,而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