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标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上海商标规划纲要.doc

上海商标规划纲要.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海市实施商标战略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为进一步提高上海的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商标在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若干意见》以及《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纲要。一、序言商标是影响力广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商标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商标推动科学发展。依靠商标对资源的集聚力、市场的影响力,推动企业及产品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推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推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有利于促进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商标彰显城市功能。上海的商标发展历史悠久,商标工作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提升商标的知名度和知名商标的集聚度,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城市的综合实力。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和服务全国的能力。——商标保障改善民生。商标是区别商品和服务来源及品质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及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企业在培育发展商标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提供富有特色的商品或服务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对于推动上海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二、“十一五”时期上海商标工作回顾上海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近代商标的发祥地。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曾经拥有一大批知名商标。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体制改革、新经济形式涌现等一系列变革和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上海的一些老商标日渐式微,上海的商标工作一度陷入低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引导和推动下,199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著名商标认定与保护工作,并借助这一重要工作抓手,推动上海商标工作重新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上海的商标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效显著,为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主要成效“十一五”时期,上海社会各界的商标意识进一步提高,商标工作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逐步改善;市场主体的商标运作能力不断增强;商标监管执法体系日益完善,商标专用权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1.商标注册数量大幅增长。“十一五”时期,全市注册商标申请总量达到20.5万件,比“十五”时期增长1倍,年均注册商标申请量超过4万件;全市新增注册商标14.6万件,比“十五”时期增长1.8倍,年均新增注册商标近3万件。到“十一五”期末,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达到21万件,比“十五”期末增加11万件,超额实现了“十五”商标规划中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5万件的目标。到“十一五”期末,上海平均每6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每百万人口拥有9130件注册商标。2.商标内在质量稳步提升。“十一五”时期,上海主要以“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与保护”为工作载体,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发展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已从传统的消费品领域延伸到生产资料领域和服务性领域,涉及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电信服务、教育文化、能源生产、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众多行业。在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业、旅游业、网络游戏业、房地产业、纺织业等行业中,已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主导或引领地位的上海商标。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共有驰名商标96件、上海市著名商标865件,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81%和1.3倍。2010年,拥有著名商标的企业年销售额、利润和税金分别达到14197亿元、1819亿元和1276亿元;平均每家著名商标企业的销售额、利润和税金分别达到16.4亿元、2.1亿元和1.5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3.商标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全市依法加强商标保护工作,建立完善“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商标监管机制,采取了发布市场禁令、推广小商品市场进场经营示范合同、使用商品销售商标管理软件等措施,运用民事制约、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等手段,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促进商标发展营造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尤其是认真做好2008年奥运会标志、2010年世博会标志保护工作,以及开展2010-2011年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