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头部的解剖专题知识目的要求:概述:眉弓、眶上切迹、眶下孔、翼点、颧弓、下颌角、乳突、枕外隆突。详细内容二、颅部(一)颅顶1、额顶枕区(1)境界:前:眶上缘后:枕外隆突和上项线两侧:颞上线(2)层次由浅入深依次是: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1)皮肤:致密、厚,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疖肿、囊肿好发部位具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时易出血、但创口愈合较快。2)浅筋膜: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连接皮肤和帽状腱膜,将其内的脂肪分为无数小格,血管、神经穿行其间。3)帽状腱膜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浅至眶上缘,后至上项线。连接疏松,移动性大。间隙内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危险区。5)颅骨外膜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相连,易于分离。2、颞区介于颞上限与颧弓上缘之间。(1)皮肤:移动性大。(2)浅筋膜:含少量脂肪组织。1)耳前组: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2)耳后组:耳大神经、耳后动、静脉(二)颅底内面1.颅前窝2.颅中窝3.颅后窝三、面部(3)淋巴管、淋巴结:面部浅层的淋巴管非常丰富,吻合成网。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颧淋巴结、颊淋巴结、下颌淋巴结、(4)神经1)三叉神经(眶上神经、眶下神经、颏神经)2)面神经(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二)面侧区位于颧弓、鼻唇沟、下颌骨下缘和胸锁乳突肌上分前缘之间,包括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1、腮腺咬肌区(1)腮腺咬肌筋膜(2)腮腺1)腮腺位置、形态——呈锥体形,分浅、深部。浅部覆盖于咬肌后份;深部有茎突诸肌及颈内动、静脉和后4对脑神,构成腮腺床。2)腮腺管: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在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横行越过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转向内侧、穿颊肌开口于乳头。3)腮腺淋巴结:位于的表面和腺实质内,注入颈外侧淋巴结。(3)穿经腮腺的结构纵行: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横行结构: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的分支。2、面侧深区(自学)3、面侧区的间隙(1)咬肌间隙:为与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间隙,咬肌的血管、神经经下颌切迹进入此间隙。此间隙的前方近邻下颌第三磨牙。(2)翼下颌间隙:为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此间隙内由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及下牙槽动、静脉。操作过程⑵追踪前已找到的面动脉及其伴行的面静脉,它们斜向上内侧,面动脉在嘴角处发出下唇动脉及上唇动脉,然后沿颧肌深面到鼻根外侧,并发出鼻外侧动脉,向上成为内毗动脉到眼角内侧。⑶在口裂周围观察口轮匝肌,从口角向下,有一块三角形的下唇方肌,在口轮匝肌的下方,有颈阔肌,从口角向两侧各有一块不恒定的笑肌。⑷在耳前观察覆盖腮腺和咬肌表面的腮腺咬肌筋膜,切开后,解剖腮腺,在腮腺附近,有腮腺淋巴结,从腮腺处向前发出腮腺导管,它跨过咬肌,到它的前缘时,折向内侧行,穿过颊肌开口到口腔。⑸沿着腮腺的前缘,从上而下依次发出呈放射状排列的面神经,分支检查:a颞支:它上升到颞部,分布到额肌及眼轮匝肌等。b颧支:到眼轮匝肌及颧肌。c颊支:向前到颊部及上、下唇的肌肉。d下颌缘支:沿着下颌骨下缘,分布到下唇方肌和颊肌。e颈支:在下颌角附近到颈阔肌。以上各个面神经分支之间还有互本交通的支,所以应该仔细进行解剖。⑹沿着面神经穿出腮腺的平面,分开腮腺,观察在它里面的颈外动脉和伴行的面后静脉,并且可以看到面神经是在它们两者的外侧绕向内走。⑺在咬肌的前缘处,面深层,可以看到一团比较厚的而且大的颊脂体。(二)颞下窝的解剖1、清理一侧的咬肌,从颧弓的下缘,切开咬肌,向下翻,在下颌切迹处,可以见到进入咬肌的神经血管。2、把颧弓从关节结节到上颌骨颧突根部,用锯或骨剪截去。3、修净颊肌,观察它的不同部分纤维的不同方向,它们都止在冠突。4、沿着冠突的前缘向下的直线,纵行锯断下颌体和支的交界处,再把翼内肌的起点剥掉,把下颌支翻向上,暴露出颞下窝及下颌后窝。5、从原来下颌颈的后方,解剖出上颌动脉,同时,清理翼内、外肌,上颌动脉多在翼外肌的表面(有时在它的深面),进入翼腭窝,它与翼丛混杂在一起,仔细寻找它以下的各个分支:⑴脑膜中动脉是在上颌动脉起始部的上缘发出,在翼外肌深面向上经棘孔人颅。⑵下颌齿槽动脉在脑膜中动脉的起点相对处,由上颌动脉向下发出下颌齿槽动脉,向前下与下颌齿槽神经伴行共同穿人下颌孔人下颌管,分小支到下颌牙齿,未端穿出颏孔,就是颏动脉,分布到颊部皮肤,下颌齿槽动脉在锯下颌骨时,已经切断,可以从下颌孔处把它找出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