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英哲****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出题:殷德锋审题:李红敏2013.9.30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相关背景是①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③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并带动了思想界的革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的孔子思想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头发花白的老人不用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对材料思想主张概括最恰当的是无为而治B.为政以德C.仁政D.重农抑商4.近日来,针对下图反映的社会问题,我国很多地方开展了“光盘”行动。下列哪家的思想主张与该运动最为吻合舌尖上的浪费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5.“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这一主张来自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多方游学,广收门徒,传播学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这一文化教育状况到汉代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下列与这一改变无关的是A.汉初实行黄老政治对教育造成消极影响B.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董仲舒春秋大一统思想的影响D.汉武帝建立太学,讲授儒家经典7.《魏书·崔浩传》记载了崔浩的这样一段言论,浩曰:“古人有言,夫灾异之生,由人而起,人无衅焉,妖不自作。故人失于下则变见于上,天事恒象,百代不易。”《汉书》载:“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彗星者,恶气之所生。”这最能反映A.天人感应思想B.君权神授理论C.封建迷信思想D.君主专制理论8.《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A.思想统一B.三纲五常C.君权神授D.以刑辅德9.《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10.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11.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12.“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13.“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以下对该观点评述正确的有=1\*GB3\*MERGEFORMAT①其核心观点是致良知=2\*GB3\*MERGEFORMAT②强调心外无理=3\*GB3\*MERGEFORMAT③反对三纲五常=4\*GB3\*MERGEFORMAT④主张省察自身A.=1\*GB3\*MERGEFORMAT①=2\*GB3\*MERGEFORMAT②=3\*GB3\*MERGEFORMAT③B.=1\*GB3\*MERGEFORMAT①=2\*GB3\*MERGEFORMAT②=4\*GB3\*MERGEFORMAT④C.=1\*GB3\*MERGEFORMAT①=3\*GB3\*MERGEFORMAT③=4\*GB3\*MERGEFORMAT④D.=2\*GB3\*MERGEFORMAT②=3\*GB3\*MERGEFORMAT③=4\*GB3\*MERGEFORMAT④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15.在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
立即下载